每一个探讨的问题,
都是成长的契机;
每一次思维的碰撞,
都是教育生命力的迸发;
每一场教研的分享,
都是集体教育智慧的传递。
春暖花开季,教研正当时。在这阳光和煦的三月,为了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帮助教师搭建交流和展示平台,增进校际间联系,3月1日、2日上午,南安市霞溪小学与大新小学联合开展了“同课异构”暨“聚焦核心素养,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开放周教研活动。英都中心小学洪振添校长、洪小春副校长及兄弟学校的老师参与此次活动。
一、高效课堂,演绎教师风采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样的课题,不一样的精彩,“同课异构”旨在张扬教师鲜明的个性,展现不一样的教学风格,从而进一步提升“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霞溪小学的吴明英老师和大新小学的李万红老师分别展示了二年级语文——《小马过河》,洪丽美老师和洪天雪老师则展示了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构思,两位老师各具特色的生本课堂,同中求异,异中求变,展示了精彩各异的课堂教学,凸显了多元各“异”的教学魅力。 语文“同课异构”课堂 吴明英老师 吴明英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语文《小马过河》,通过创设情境、精读品悟、角色扮演,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加强学生的朗读指导,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注意以激励性评价推进朗读活动、师生赛读,情景表演等活动的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塑造故事中的人物,使故事人物更加丰满,达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深深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从《小马过河》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李万红老师 李万红老师执教的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小马过河》,万红老师为这次展示课做了充足的准备,多次与大新小学语文教研组进行研讨,做到教学设计巧妙流畅。课堂上,万红老师能把教学环节落实到位,能利用课件和精美的板书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重难点;以读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自主学习课文;以议代讲,通过同桌讨论等方式让孩子们对所学的道理发表自己简单的看法,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数学“同课异构”课堂 洪天雪老师 洪天雪老师执教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整堂课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构建教学。采用观察、动手操作、讨论、探索发现、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并在每个重难点处能及时给学生搭个架子,让学生不知不觉掌握了新知识。 洪丽美老师 洪丽美老师采用“团队·互动”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来研究长方体顶点、面、棱的主要特征。教师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各个部分名称时,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感官,在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的活动中让学生进行了长方体的顶点、面、棱的表象认知,让学生在“触摸”中掌握知识,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课堂 洪秀份老师 洪秀份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数学《队列表演(一)》,整节课聚焦核心素养,实施单元整体教学,采用“团队﹒互动”的合作学习形式,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其中的算理。同时学生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并能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本节课“三学作业”设计合理,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学生在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活动中,学习欲望浓厚,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了数感、几何直观、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 洪望花老师 洪望花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生动活泼的智慧课堂——《汉字真有趣》。各团队代表轮番上场,展示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的合作学习成果。有“有趣的字谜”“有趣的谐音”“有趣的形声字”“生僻字"歌曲等,各团队还针对有趣的汉字制作了精美的手抄报,课堂上各团队展示形式多样,有出题考同学的,有出题抢答,有的进行表演……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同学们遨游了汉字王国,感受了汉字的趣味,了解了汉字文化,树立了文化自信,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蔡晓茹老师 蔡晓茹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劳动《水果拼盘》, 采用“团队·互动”的形式,课前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去调查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等导入新课;接着欣赏水果拼盘的图片,观看水果的正确切法,如何摆盘的方法,各团队讨论研究,制定拼盘的方案。各团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造性地制作水果拼盘,再进行作品展示、集体评价、分享成果,让学生学会沟通交流、分享快乐。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制作,明白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庄红红老师 庄红红老师执教《长方体和正体的表面积》一课,教学开始,老师以过生日送礼物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揭示表面积的概念。接着以孩子手中的长方体学具为载体,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合作完成学习单的任务,适时引导学生针对三种做法作剖析,师生共同探究,交流优化做法,有效突破了难点。理解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设计一系列有层次性的练习。既及时加强对基础知识点练习形成技能,又有效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也为学生多样化解决策略提供了空间。 郑燕然老师 郑燕然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的美术课《秦陵兵马俑》,本课教师设计以当一回考古学家为主线完成老师给出的四项挑战任务,以小组为单位, 从头饰 、服装四方 面研究性学习挖掘出的兵马俑造型的特点,以线描的方式让学生描绘一幅兵马俑,并融入了德育教育,培养孩子对中国的文化瑰宝的保护意识。 二、精彩点评,绽放教学智慧 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评课议课环节,各位与会教师知无不言,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交流,有感悟,有收获,有建议。大家在本次活动中不仅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大家在交流中研讨,在学习中促进,在反思中提升,真正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见贤思齐,博采众长。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同中有异,异中求同,是一次充满智慧碰撞的教育共研之旅,不仅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为教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示风采、超越自我的机会,又为其他教师创设了观摩学习、研讨交流的平台,让老师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课堂教学“同”和“异”的教学魅力,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我们将继续聚厚谋远、潜心钻研,深耕细耘,溯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