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在新时代教育科研背景下,在新课标指引下,南安市西峰小学牢记育人使命和责任,开展劳动教育课,给予学生更好的、有温度的教育,保障学生自由的空间,保证学生的长远发展。
人间万事出艰辛,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2023年的春天,西小的同学们通过一学期的积极参与劳动,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以不一样的形式展示了劳动成果,分享劳动的收获。
师生共建小菜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在每一位有为者的成长经历中,“劳其筋骨”是一种必然。劳力,锻炼其健壮的体魄,劳心,培育其耐挫的毅力。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在劳动开始时就有了一份担当。
在劳动中播种希望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小学生活中,不应只有“讲劳动”,更要有“做劳动”“常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当学生把希望的种子播种下去的时候,一切的努力都是他成长的脚步,而成长过程中就有他勤劳的影子。
孩子们化身“小菜农”,翻地、挖坑、浇水、种菜,每一道工序都亲身体验。没过一会儿,孩子们便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却依然忙得不亦乐乎。
在劳动中学会坚持
看着菜地里这些“小菜农”,家长们纷纷点赞。“带孩子去过很多风景区游玩,但最有意义的还是参加这种接地气的活动。”一位家长说,孩子一定要懂得生活,每天吃饭,不能不知道蔬菜、粮食是怎么来的,这样的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体验和教育。
在劳动中收获真善美
看着菜苗一天天的长大,同学的信心更足了。希望总是在努力的时候悄然而至,不由得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极大的成就感。劳动使人快乐,使人成长!
大家通过我和一棵菜的故事的劳动实践,既了解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也品尝到“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快乐,更在劳动中收获了团队合作的经验。
农耕劳动教育不是单纯、简单的农田劳作,体验观察更重要。通过劳动实践课堂,孩子们不仅收获了快乐,更懂得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切身体验获得劳动成果的艰辛,同时也在劳动中收获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