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晴空下,两台收割机在稻田里移动着,正在进行晚稻的收割,舒缓、优雅的乐曲飘荡在金灿灿的稻田间,画面美不胜收……这是昨日记者在南安英都镇良山村看到的“音乐水稻”丰收场面。
▲晚稻收割季节,“音乐水稻”喜丰收。
水稻还能听音乐?“没错!还必须是轻柔健康、阳光向上的音乐,钢琴曲也不错。”这片特殊水稻的承包者吴财情介绍。从2013年开始,吴财情负责在良山村种植“音乐水稻”。“英都镇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特别重视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里交通便利,上游有一座水质不错的大水库。我们从最开始的100多亩稻田发展到目前有520多亩的规模。”
吴财情告诉记者,他按每5亩稻田配置1个太阳能自动播放器,每个播放器里面存有二三十首乐曲。“主要是轻音乐、佛教音乐,也有一些钢琴曲。可24小时自动循环播放,采用防雨设计,不怕雨淋日晒。白天电力充足,乐曲音量会大一点,到了夜间则自动降低音量。”他说,目前这片土地一年可种植两季水稻,这几天正是晚稻的收割时间。
▲听音乐的水稻
▲太阳能自动播放器
据泉州市农科所水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国内外许多专家都在尝试着用音频来刺激植物、动物的生长。目前,在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棉花、茶叶等作物上进行的植物代谢、声波对细胞周期影响等基础研究表明,接收适量分贝和频率的声波后,植物叶片上的气孔会张开,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化,从而增加产量,提高种子发芽率,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品质。
▲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
▲这片稻田里的水稻每天都在舒缓的音乐熏陶下成长
“水稻每天都在舒缓的音乐熏陶下成长,使用发酵的肥料,健康、无污染、有营养。”昨日,吴财情请来专业人员,利用自动机械启动晚稻的丰收序曲,预计五六天内能完成收割工作。他表示,按照往年经验,“音乐水稻”一亩能收获330公斤左右的稻谷,“今年气候给力,加上音乐的催化作用,亩产预计可达350公斤。收割完晚稻,这块地将种上油菜花,这样能给稻田增添肥力”。谈到对未来的谋划,吴财情透露,农场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采用与附近农户合作的模式,进一步扩大“音乐水稻”的种植规模。(来源:东南早报,记者林福龙 吴嘉晓 通讯员黄小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