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泉州市南安市英都镇高度重视文艺文化工作,立足实际、整合资源,以培育地方特色、树立地方品牌为导向,创新“321”工作法推进南安市英都摄影创作基地建设落地,将该基地打造成特色文化传承和群众性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惠民的重要阵地平台,不断满足人民文化生活新期待,并成功获评首批福建省新时代特色文艺示范基地。
整合“3”个优势
立足英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坂埔古厝、七岩八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拔灯和楹联、书法等传统文化浓厚的人文优势;立足七彩梯田、十里英溪、千亩竹林、万株樱花,碧水蓝天,白鹭翩翩,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的生态优势。
立足全镇有近70名国、省、市级摄影家协会会员、数百名摄影爱好者、近千幅摄影作品在全国、省以及国际摄影大赛和摄影展中获奖的人才优势,有效整合各方资源,高标准定位摄影基地发展路径。
开展“2项”行动
持续开展摄影环境提升行动,今年来,完成3000多万元石龙溪4公里生态休闲景观带改造,发放15万多株树苗构建五彩缤纷、四季有花有果的乡村景致;建设望都阁、“英都云水谣”等摄影打卡地,进一步提升“福建摄影目的地”影响力。
创新开展引凤招才行动,常态化组织开展摄影采风、摄影沙龙、摄影培训会等各类80多场活动,建立一支由110多名本地摄影人才构成的高素质摄影队伍;多次举办摄影大赛、摄影作品展览,招引各领域国家级摄影名家近40批次到英都开展摄影创作。
举办“1”系列活动
2021年以来,高规格举办2次全国摄影大赛、近5场专业摄影展览;高频率开展“到人民中去”摄影志愿服务活动,到各地偏远山区为300多名空巢老人、200多名留守儿童拍摄证件照,为100多户困难家庭拍摄全家福,唤起社会关注关怀弱势群体;高质量创作抗疫、乡村振兴摄影作品,被中国摄影报、福建文艺网、福建日报、学习强国、泉州晚报等各级媒体发表采用50余篇,浏览量近100万。(来源:泉州摄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