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乡讯消息】五月春风暖,陌上花正艳,教研盛情也如花绽放。为了全面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双减”课堂改革,提高老师的教研水平从而提升专业素养。2022年5月12日,英都中心小学2022年春第二次教学开放日活动在霞溪小学举行,此次活动共有两个议程:课堂教学研讨及教导主任听评课比赛,老师们在活动展示了教学风采,并与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共交流、共教研、共成长!
1、语文课《从军行》
洪丽萍老师执教语文课《从军行》,教学设计合理,由浅⼊深,循序渐进。重难点突出,板书清晰有条理。创设多种情境,指导学生朗读,以读解诗,引导入情入境品味诗意,整堂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课前,通过“沙场点兵”“飞花令”等小游戏,创设古诗学习氛围。课上,通过视频、音效,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走进硝烟滚滚的古战场。通过三单设计、团队合作,让学生理解诗意,品味诗情,提高课堂实效。
2、综合实践课
近年来,泉州、南安两级十分重视传承地域乡土文化,精准提炼向善向上基因,不断注入新时代内涵,充分发挥价值引领功能,为学校的乡土文化传承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级学校积极开展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研究,促进“传承”功能的实现,让“新时代乡土文化传承”的课程体系建设真正成为学生的探究之旅、体验之旅、传承之旅。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英都中心小学《基于乡土文化传承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式研究》课题的带动下,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课题组成员洪翠兰老师开展了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谁不说咱家乡好—走进洪承畴纪念园》,带着学生探究如何深入去了解历史人物洪承畴。活动中充分引起了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活动后,课题组对活动的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提出了下次活动的目标要求。活动是提升能力的磨刀石,相信霞溪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将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数学课《邮票的张数》
洪燕华老师执教了数学课《邮票的张数》。课一开始,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了精美的邮票,让学生感受到邮票的多样化,感受到一枚小小的邮票所起到的作用与价值,引起研究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循循善诱,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使学生如沐春风。注重解决问题的思路,利用数形结合引导学生有效地思考,有序地表达,使课堂更具有数学味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巧用三单,融合信息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数学学习枯燥无味的缺点,利用游戏比赛,把课堂推向高潮,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音乐课《咏鹅》
李双玉老师执教的二年级音乐课,通过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让学生品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同时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加深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在优美的歌声、琴声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乐理知识:休止符的作用、反复记号在实际演唱中的顺序等,还能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咏鹅》这首歌曲,在最后的环节中,学生自主创编舞蹈,他们上台演唱入情入境,表演惟妙惟肖,把整堂课推向高潮。
活动过后,四个教研组分组进行交流研讨,大家结合《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针对所听所观课堂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碰撞出思维火花,将教研的实效发挥得淋漓尽致。很好地实现“教”有所悟,“研”有所得,增强教师聚焦“双减”课程改革意识,为推进英都主题化教研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导主任听评课比赛
教导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排头兵,也是教师成长助力者、学生成才的引路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提高各校教导主任的听评课水平,特以霞溪小学教学开放日为契机,由中心校组织分语数两组进行听评课比赛。参加比赛的教导主任首先观看一节优质课例,他们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观课后当场一小时内,撰写评课稿,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并针对性提出富有创意、切实可行的独到见解。
最后经过评委认真评选,分别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此次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导主任们的专业素养,提高了他们的教研水平,为英都中心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教研活动聚焦“双减”课堂改革,不同学校的老师因对教学的共同热爱而集结在一起,既有思考的快乐,也有碰撞的惊喜。心守一抹暖阳,遇见一树繁花,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力争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据霞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