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英都华侨爱国爱乡敬业节俭小故事之一 | 洪桂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就是威武不屈

2022-04-13 14:18:17   来源:   


640 (1).jpg

640.jpg

▲洪桂林(1935年-2011年)

洪桂林,祖籍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14岁时随姑父南渡印尼,在五金店中当伙计,学习日用五金制品的商品知识,成年后自己开办一个小小的五金作坊。

1981年,阔别故乡33年的洪桂林首次回乡省亲,他看到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政治清明,政策开放,家乡发展蒸蒸日上,非常欣喜:“我自愧没有挣大钱,无法为国为家乡作大贡献,但我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从1981年后,他几乎年年回乡,因此能及时了解家乡正在建设什么,需要哪些帮助。他以一个普通华侨身份,为故乡英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多项事业都作出积极贡献,获得海内外广泛赞誉。洪桂林每次回家乡,都要住上一两个礼拜才返回印尼,可见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回乡次数多了,他发现改革开放以后,家乡人民收入增加,许多建筑都重修翻新。唯有一处名为“垵后巷”的民俗信仰场所简陋不堪,甚至濒临倒塌。

小时候,他就曾多次听母亲说过垵后巷的传说故事。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知道“垵后巷”奉祀的是明朝时因抗击倭寇而牺牲的周壮士。明嘉靖三十九年,倭寇大举入患泉州,攻破安溪县城,又从安溪潜入英都,屯兵趴船山,夜间四处烧杀抢掠。时有周氏兄弟招呼勇士从垵后巷泅水夜袭倭贼,手刃数名贼兵,不料身负重伤,壮烈牺牲。乡民葬其于牺牲处,立庙崇祀。

1566551313289862.jpg

▲垵后巷祀公宫

洪桂林认为,为抵御外侮侵犯而牺牲的英雄,应该永远受人景仰。1998年,他捐资重建垵后巷祀公宫。“中华民族是坚强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就是威武不屈。我身在海外,却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自豪。”他希望通过纪念抗倭英雄,能够激发更多华侨的爱国精神。


作者简介:

廖榕光,英都侨联会原秘书长、名誉主席,福建省侨史学会会员,南安市华侨历史学会会员,南安市政协文史委员。

来源:福建侨报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