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市提升工程2.0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运用专题教学研讨活动在南安三中举行

2022-03-12 09:45:02   来源:   

【英都乡讯消息】3月10日上午,在南安三中艺术楼四楼录播室举行南安市提升工程2.0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运用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主办,南安三中承办。

640.jpg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教师进修学校书记、校长陈照星,省教育学院洪东忍教授,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黄卿龙、北京继教网福建办事处主任徐鹉、南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黄国宝及部分教研员,南安三中校长潘敬铭、书记黄火龙,还有全市各中学业务骨干教师近百人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活动由市教师进修学校教育评价与信息资源中心陈礼义主任主持。

640 (1).jpg

研讨活动首先由杨昌座老师展示高二数学《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融合课,课堂中利用希沃交互智能平板系统中“选词填空”对上节课内容导数公式的回顾,用视频《高台跳水》进行课堂导入,初步让学生对导数的正负与单调性的初步认知,用GeoGebra教学软件演示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值的正负关系,让学生有了从抽象变为直观的认识,解决数学教学中导数值的正负与单调性关系这个难点的突破,再通过倒计时让学生按照规定时间完成练习,用手机拍照学生作业在白板中展示,并让学生讲解,老师点评,最后用思维导图与视频对整节课内容总结。整节课杨老师熟练掌握运用各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课堂效率。

640 (2).jpg

紧接着范数花老师为大家展示的《离子晶体》示范课则课前利用调查工具问卷星进行学生学情了解分析,从而提高课堂讲解内容的针对性和必要性。范老师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搭建氯化钠晶胞模型,利用手机拍照(录像)投影、动画和标注等功能实时分析氯化钠的模型,将微观结构宏观化,抽象问题直观化并实时演示,解决了教学内容的难点问题,最后通过国家中小学资源中的视频资源进行归纳总结,给课堂不一样的声音和升华。范老师的课通过选取合适的工具和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化学微观内容教学,课堂上利用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功能,让学生在多重交互中调动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640 (3).jpg

听完两节示范课后,南安三中副校长梁木兴在报告厅以《立足校情 融合提升》为主题,从校情分析、软硬件保障、制定“一划两案”、组建团队、行政推进、专家引领、教研组线上线下研修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学校在提升工程2.0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

640 (4).jpg

省教育学院专家洪东忍教授对两位老师的示范课也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能力水平,对利用GeoGebra教学软件解决数学导数图形、手持技术的运用及视频资源的合理利用大加赞赏。建议学校在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学融合过程中,要继续以校为本,立足校情,不断加大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中的融合应用提升,以此促进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640 (5).jpg

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黄卿龙在会上指出了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信息化能力水平是一所学校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从软硬件来说,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可以缩小城乡教师应用能力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学校要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融合能力水平,促进课堂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640 (6).jpg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教师进修学校书记、校长陈照星在和校领导交流过程中强调,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要依据基于课堂、任务驱动的策略,以校本应用为导向,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40 (7).jpg

本次研讨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台,展示了学校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上取得的成效。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入研修学习与提升应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与时代同行,做教育路上的追梦人!(据南安三中)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