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乡讯消息】23日上午,在英都镇霞溪村枫后自然村,“最后一公里”村路正在紧张地铺设中。这一小段村路铺设完成后,霞溪村13年的修路记也将画上圆满句号,实现“全村硬化全覆盖”。
“这是霞溪村唯一一条没有硬化的道路,是一桩困扰村民几十年的心头事。终于在有生之年,看到家门口的路通了,每天我都要打开门窗,看看进度。”村民孙阿婆笑着说,等这条路通了,孩子们回家的日子也就近了。
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修路
“新年新气象,这条路要赶在春节前通车,让村民们有个新的出行环境。”看着眼前又宽又平整的路网,霞溪村党委书记洪再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没有路,致富有难度,修路可是大民生。”洪再双告诉记者,霞溪村的修路记,要从13年前说起。
霞溪村有一万多人口,随着经济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保有量猛增,交通设施落后已成现实问题,当时的道路又破又窄,还有很多村庄只有土路,到镇区要40多分钟。从2009年上任那天起,洪再双就暗下决心,那就是修建一条环村路,实现“全村硬化全覆盖”。
为了修建环村路,洪再双亲自踏勘调研,规划了一条长约10公里的环村路。东南线从格林坊、大墘、塔美、西坑、洋垱、坊脚、村委会、溪益、后沟至荣星村振兴桥进镇区。西北线从高端阀门产业园区经西塘、宝峰新村,大庄、长埔尾、塔安、枫后、霞坪、溪益、董林桥,英都医院,至镇区。
但是,动辄上千万元的修路资金,也是现实存在的困难。“修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年修一两公里,相信总有一天能修完!”村两委决定采取先急后缓原则,逐年推进道路建设。
说干就干的洪再双,一边带领村两委班子深入群众当中,做宣传动员工作,一边又多次向上级寻求政策支持,为村里修路四处张罗。
在他的号召下,大伙一呼百应。村民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加上政府给予了一定的补助,2009年,霞溪村环村路启动施工。
全村实现路网硬化全覆盖
对于一个村来说,建设一条环村路,工程难度大,涉及资金、征地、施工等问题。为此,洪再双总是亲力亲为,随处可见他撸起袖子拿着铁锹的身影、走村串巷做村民工作的身影。
“每年平均修1公里路,去年修的最长,有2公里多,如今的环村路东接阀门基地二期出安溪,西通振兴大桥入镇区,各自然村都有支线与环路连接,畅通无阻。”回忆起修路历程,洪再双有说不完的话。“说起来,真是少不了政府和乡亲们的支持,此次修路,枫后自然村村民也自筹10万元,支持道路硬化建设。”
13年的修路记,对于村中娶妻难的男青年,是幸福生活的向往;对于村中种苗木的洪先生,是致富的希望;对于在外拼搏的游子,是回家的通途……路通了,老百姓看到了新的希望,一幢幢楼房在霞溪村拔地而起,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都纷纷回归家乡发展。
23日,随着霞溪村最后一条道路——枫后片区道路的建成,洪再双13年前许下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路通了,心就畅了,也算是13年来任村书记值得骄傲的一件事了。”
据统计,从2009年至今,在洪再双的带领下和全体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霞溪村投入1000多万元,新修村路10公里,以环村路为外环,打通数处断头路,不仅形成全村路网全贯通,而且实现了“全村硬化全覆盖”的目标。而洪再双本人捐资用于道路、学校、医院建设、抗疫、慈善等公共事业,累计约200万元。
如今,在英都镇霞溪村,一条宽阔、平整、美观的环村道路畅通无阻,美景串联成线,为村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今年还是要想办法,争取资金,把最后一户村民家门口的道路修了。”离开时,洪再双指着新路旁最后500米村路,挂心地说道。(据海丝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