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乡讯,廖烨高报道】近日,一部革命老区南安英都的红色记忆文集——《碧血山川》由国家级正规出版社的著名出版机构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已上架发行。这标志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区革命斗争历史正式载入史册,告慰先烈。
全书共分“昔日烽火记忆”“革命先辈遗文”“英都五老芳名”“南安党史文献”4章。共10万字。
之前,在今年6月28日,该书曾由中共英都镇委员会印刷1200册内部发行,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作为各村各单位党组织进行党史教育的地方辅助教材。此次由经济日报出版社正规出版,增加了《中共南安地下革命斗争简史》一书中关于英都老区的史料。
英都镇党委书记陈金颖高度重视本书出版,称是一部有沉甸甸份量的历史文献,对编纂工作提出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政协南安市委员会原副主席、南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周荣林拨忙审看书稿清样,并撰写序言。陈金颖书记强调指出,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传承党的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说,《碧血山川》红色记忆文集,是一本很好的党史学习教材。
《碧血山川》是廖榕光同志20余年辛勤调查、勾沉历史、倾注心血写成的。他说,20余年不懈从事英都革命老区历史的调查研究,源于他对革命先烈的景仰,源于他曾经对革命老前辈的一句庄重承诺。2010年金秋,年逾八十的离休老干部洪宣溪,在其侄子洪香山的陪同下抱病从安溪来访,用颤巍巍的双手紧握榕光的手,说道:“英都老区的革命斗争光荣历史,以前宣传甚少。现在老同志一个个走了,我也已登耄耋,调查、记录、宣传英都老区光辉岁月的事,你应该承担起来,时不待人,再不抢救,损失将是无可挽回的”。面对这位曾经为革命出生入死的老前辈如此重托,廖榕光郑重答应。从此,他不懈走基层,调查搜集。这本集子的16篇原创文章,都是他不懈努力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