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英都这个村在南安百岁寿星最多!长寿秘诀是……

2021-10-18 13:43:50   来源:   

【英都乡讯消息】日前,南安市公布2021年百岁老人花名册,石井镇石井社区与英都镇英东村均有4名百岁老人,并列成为南安市百岁寿星人数最多的村(社区)。

其中,石井社区的百岁老人全部为女性,最高龄为108岁的洪乌软,还有101岁的郑乌且、林乌菜,100岁的李乌起。英都镇英东村最高龄为102岁的周趁,还有101岁的杨传治、许花,以及100岁的黄幼。

近日,记者走进这两个地方,实地探访老人的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寻找她们的长寿“密码”。


洗衣做饭,锅盖刷得锃亮

在走马敦自然村,记者见到了100岁老人黄幼。

看到有客人来访,老人步履蹒跚地从卧室走了出来,热情地招呼众人喝茶,走之前还不忘随手关灯。记者发现,阿婆卧室干净整洁,衣物叠放整齐,房间一丝异味都没有。

640.webp.jpg

▲借助拐杖,黄幼老人行走比较自如

眼前的黄幼满头银发、身材修长、面容和善,大大的双手,眼睛炯炯有神。

阿婆有一间5平方米左右的小厨房,走进一看,只见炒锅、电饭锅、煤气灶、洗碗池等“五脏俱全”。厨具用得虽久,但却被阿婆勤劳的大手刷得锃亮。

640.webp (1).jpg

▲正在厨房里忙碌的黄幼老人

洗菜、切菜、做饭……16时30分,黄阿婆便拄着拐杖忙活了起来。“奶奶很准时,早上11点开始准备午餐,下午4点30分准备晚餐。”孙子洪敦愈告诉记者,阿婆喜欢自己煮饭做菜,家人拗不过,就给她置办了烹饪用具。

“你看奶奶这体格,就能想象她年轻多能干活,村中家家都有瓦片作坊,奶奶一人能挑一大担,七八十岁时,家里农忙割稻子,她一人还能挑400斤稻谷。”洪敦愈说,直到前几年阿婆摔倒了,行动才不方便。“奶奶除了耳背沟通困难,行动不便,身体还算硬朗。”


“机不离手”,每天要做健身操

重阳节那天,在101岁老人的许花阿婆家中,家人正在筹备家宴,小女儿洪美玲专程从仑苍回来看望老人。

许阿婆悠闲地坐在客厅喝奶粉。眼前的老人笑容可掬、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穿着漂亮的碎花衣,精神气十足。“这是我每天的小点心,因为舌头不安分,假牙总掉,干脆就不装了。”说着,阿婆不好意思地捂嘴笑了起来。

640.webp (2).jpg

▲许花老人熟练使用手机与孙子视频聊天

“奶奶,你喜欢吃什么,我给你买回去……”采访中,恰巧孙子洪海龙发微信视频进来,只见许阿婆手指灵活地接起电话,对着镜头,同孙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

“主要是拿来和家人视频通话,担心家人发视频没听到,妈妈几乎机不离手。”洪美玲说。

除了吃饭营养、作息规律,老人还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健身操要完成。“每天早上9点,我都会到门口拍拍手、拍手臂、甩甩胳膊、动动关节。”虽然行动不便,但是阿婆总会想着法子锻炼。

640.webp (3).jpg

▲正在做操锻炼身体的许花老人

别看阿婆现在过得安逸,以前也是受了不少苦。“当时,妈妈育有3儿2女,由于大伯过早去世,在家庭条件很困难的情况下,和爸爸一起帮忙养育了7个侄子。”洪美玲告诉记者。

“以前为了家庭生计、孩子而活,现在老了没什么可操心的,吃得好、穿得好,儿孙孝顺,还有什么不满足?”许花乐呵呵地说着。

怕老人不知道时间,孙子专程为她买了手表;担心她无聊,家人们为她准备了智能手机,时不时就跟她视频;阿婆牙口不好,家人就准备软糯的米饭、肉汤、蒸蛋……从阿婆口中,记者似乎知道了她的“长寿秘诀”。


好山好水好空气

“环山抱水”“背阴向阳”“森林覆盖率93%”……在英东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洪昆练看来,这些关键词或许就是村中长寿老人多的重要原因。

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居住环境,天然的氧吧外,这里的水被认为是村民健康长寿的生命密码。在英东村,大多数村民喝的都是山泉水。

“我们全村都喝山泉水。”洪昆炼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起,英东村村民就是喝甘甜的山泉水。“早期喝井水,后来为了喝上一口‘好水’,村民自发开挖泉眼,铺设水管。”如今村中三个自然村就有5处山泉水供应点,山中清泉通往了家家户户。

除了勤劳乐观、清淡饮食、作息规律、适量运动、子女的悉心照料,英东村老人长寿的秘诀,或许离不开这里的好山好水好空气。(据海丝商报)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