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英都镇扶贫助困协会开展“一对一”助学活动

2021-08-16 14:19:00   来源:   

【英都乡讯消息】为梦想插翅·助学子起航”!8月15日,英都扶贫助困协会的爱心会员们分别赶往东田镇、翔云镇、英都镇坂头村开展“一对一”爱心助学回访活动,探望受助的学生,为10位贫困家庭学生送上部分生活用品及助学金。

参与本次"一对一"助学金发放活动的有:东田镇主任科员分管教育蔡小建、民俗专家黄印级、翔云镇分管教育领导和金安村党支部书记;协会监事长洪梅生、会长洪文团、秘书长洪土生、理事长卓花秀、办公室主任殷茂盛、助学部主任、洪忠顺、助困部主任洪文生、外联部主任蔡彩玉、财务洪育财、理事陈丽及协会会员洪墩友、王胜利、张小丽、洪文盛、洪金针、洪金水、陈进忠、洪金穆、洪敦湖等人。


受助学生简介:

1.黄某玲,东田镇蓝溪村,女,18岁,高中二年,学习成绩优秀。父亲出车祸身亡,母亲改嫁,现在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低保户,无固定经济来源(已由柳州泉州商会长洪锦超资助每月400元)

2,王某淑,翔云镇金安村,女,21岁,就读闽南科技学院,学习优良,父亲打工摔坏腰骨,行动不便。母亲靠打杂工支撑一家五口人,无固定经济收入(己由温州泉州商会会长柯金顶资助每月500元)

3,柯某晖,东田镇彭溪村,男,14岁,初中二年级,学习成绩一般。父亲精神疾病,母亲改嫁,现在和奶奶父亲一起生活,居住在旧瓦房,低保户,无固定经济来源(由 紫涵纸业陈国军夫妇资助每月300元)

4,陈某杰,英都镇坂头村粗坑,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优良,父亲精神残疾无业,低保户,母亲打零工,无固定经济收入(已由温州泉州商会会长柯金顶先生资助每月200元)

5,卓某珠,女,12岁,翔云镇翔山村,小学五年级,父母都不在,兄妹和奶奶一起居住,靠政府低保补助家用。(己由峰潭漂流洪良水先生资助每月200元)

6,王某婷,翔云镇金安村,女,18岁,现读华侨大学法学系。贫困户,父亲打工,母亲精神障碍,弟弟读初中,无固定经济收入(已由洪礼加先生资助每月500元)

7,王某瑜,翔云镇金安村金安,女,19岁,现读平顶山学院药学系,低保户,父亲打工,母亲伤残,无固定经济收入(已由洪成南先生资助每月500元)

8,陈某锋,东田镇汤井村,男,15岁,高中一年级,学习成绩优秀。父母离异,现在和母亲在娘家居住,母亲生病还长期得吃药维持,无法强体力劳动,靠打零工维持生活,无固定经济来源(已由霞溪村洪建设资助每月400元)

9,陈某涵,东田镇蓝溪村,女,9岁,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一般。父亲病亡,母亲改嫁,现在和奶奶、弟弟一起生活(相依为命),住旧瓦房,低保户,无固定经济来源(已由爱心人士资助每月200元)

10,陈某涛,东田镇蓝溪村,男,8岁,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一般。父亲病亡,母亲改嫁,现在和奶奶姐姐一起生活(相依为命),低保户,无固定经济来源(已由爱心人士资助每月200元)

据悉:本次活动助学金全部来自协会爱心会员和爱心企业的资助,再次衷心感谢他们!通过本次助学回访活动,对被资助学生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同时也为爱心资助人与孩子搭建了一座爱心桥,促进了助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也希望每一位受助学生加倍努力,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帮助他们实现求学梦想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据英都扶贫助困协会)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