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乡讯,文/图 黄睿超】深圳,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多少年轻人怀揣梦想来到这片热土寻找未来。从1980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诞生开始,不少南安人就来到这里,扎根成长。来自英都的洪锦龙年少时,便加入到深圳改革开放建设当中。
经过30多年的奋斗,从水暖阀门推销员,到现在的深圳共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南安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洪锦龙的创业历程可以说是在深南商发展的一个缩影。
洪锦龙南安英都人,深圳共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南安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
从推销员到机电商场经理
和许多英都人一样,此前,洪锦龙家中也办起了家庭式水暖阀门厂。为了拓宽销售道路,1983年,洪锦龙带着水龙头、地漏等自家生产的水暖阀门产品,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来到深圳推销。“当时来深圳的南安人非常多。”洪锦龙回忆,他也成为较早一批到深圳拓荒的南安人之一。
一段时间过后,洪锦龙发现,自家生产的产品太过单一。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头脑,洪锦龙不断丰富销售品种及品牌,很快,他就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年轻人的冲劲,爱拼敢赢的精神,短短五六年时间,洪锦龙就积累了一定的资金。
深圳的发展速度超乎每个人的想象,一座座高楼平地而起。然而,在深圳赚钱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容易。面对迅猛崛起的现代化新城,简单的销售已经无法满足洪锦龙的诉求,他不得不寻找新商机。
多年的人脉、资金的积累,和深圳特区率先开放的福利政策,1990年,洪锦龙在深圳承包了一家原本由政府计划经济经营模式的机电商场,并担任经理。“商场模式在当时是一个发展趋势,发展前景较大。”洪锦龙介绍,当时承包的商场位于深圳罗湖区,占地面积达800多平方米,销售的产品涉及机电、阀门、电机、汽车配件等上千种产品。由于他敢于打破传统的落后经营模式,推出价格可以浮动、交货速度及时、产品可以调换等一系列全新服务措施,很快赢得了客户的信赖,生意越做越红火。
在洪锦龙脑海里,也有着自己的5年计划。在商场经营了5年以后,他又将目光转向了实业。“实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相对来说也比较稳。”洪锦龙解释道。
转战消防业年销售额5000万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过一系列筹备,洪锦龙在深圳龙岗区成立了深圳市共安实业有限公司,做起了消防产品。共安实业现已建成厂房面积1万多平方米,拥有各种先进的生产设备,精良的制造工艺,现代化的检测和试验中心。
“消防业对产品要求比较严格,尤其是在深圳这个国内产品的前沿阵地,如果没有独到之处,很难立足。”洪锦龙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研发道路。他告诉记者,公司每年投入上百万元用于产品研发,成立之初就以“创新带动市场”的理念稳步发展,许多产品是在吸收国外同类先进技术并参照国内实际情况设计开发的,用以替代同类进口产品,价格比较便宜,因而拥有较广泛的市场。此外,共安消防产品还享有多项国家专利。
据了解,共安的产品包含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阀门系统、沟槽式消防管道接头等4大类,有20多种型号产品,规格齐全。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产品科技含量高,被国内多数化工厂、炼油厂等选用。作为火灾重点保护场所,这些地方对消防设备的要求极高。“我们服务的公司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有企业,公司每年的销售额四五千万元,而承接的项目有四五十个。”洪锦龙说。
“所谓共安,就是共创安全。”20年来,洪锦龙严把质量关,产品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共安牌”消防信号闸阀、消防信号蝶阀还被质量评审部门评为“高质量科技产品”,并获得“向欧盟市场推荐产品”证书。
作为深圳早期的开拓者,可以说,洪锦龙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奇迹。深圳的发展,也带动了共安消防的飞黄腾达。除了在深圳发展事业,同大多数南安乡贤一样,洪锦龙也不忘家乡的发展,先后支持家乡修祖祠、捐资助学等事业。此外,他还担任深圳市南安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为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