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忆峥嵘岁月 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

2021-07-01 14:39:15   来源:   

【英都乡讯消息】在英都良山村,有一对兄弟,哥哥是铁道兵,在最艰苦的年代,在群山峻岭中,和战友一起筑起了一条条钢铁长龙;弟弟是雷达兵,曾为祖国空防安全贡献力量。在翔云东山村,有一对夫妻,丈夫是人民教师,面对艰苦的教学环境,他从未打退堂鼓,一心只为教育服务;妻子则是他的坚强后盾,种田砍柴撑起一个家。近日,他们4人都戴上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忆起峥嵘岁月,依然慷慨激昂。

兄弟俩一个铁道兵一个雷达兵

昨日上午,英都镇良山村13位50年以上党龄的党员欢聚一堂,回忆峥嵘岁月并合影留念。

3dbcdeb9-7972-4fbb-b186-ccf153f322df.jpg.jpg

人群中,洪金星、洪金反兄弟俩怀着激动的心情戴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并仔细地抚摸整理。“感谢党的关怀,戴上这枚纪念章我们感到非常骄傲。”他们说。

在这对兄弟中,哥哥洪金星生于1944年,1964年入伍,1968年入党,党龄已有53年。弟弟洪金反生于1949年,1969年入伍,1971年入党,党龄已有50年。

“母亲是一名共产党地下交通员,当时,弟弟还未出生,她挺着孕肚执行任务,从英都步行到翔云传递情报,我们俩入伍就是受到了她的影响。”说起入伍后的生活,洪金星打开了话匣。

入伍后,洪金星成了一名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便是他的当兵日常。无论炎炎酷暑,还是风霜雨雪,他和战友在群山峻岭中穿行。

铁道兵的工作是艰苦的,同时也是危险的。有一次,正在铺设铁道的时候,洪金星不幸被运送的钢轨砸中脑袋,当场昏迷不醒,被紧急送进医院抢救。“脸上和后脑勺缝了十几针,捡回了一条命,整整休息了一个礼拜。”洪金星回忆,当时,上级领导劝他多休息一段时间,他却坚持回到岗位上继续工作。

如今,洪金星后脑勺上的疤痕还依稀可见。军中表现优异的他,一路从新兵升至排长,最后担任漳平站站长直至2005年退休。

1969年,弟弟洪金反也入了伍,成了一名空军雷达兵,担任电工班长兼司机,负责运送雷达和发电。

20世纪60年代初,国内经常受侦察机的骚扰,洪金反所在的部队经常要进入战备状态。“‘人在阵地在,人在天线转,人在情报通’,这是雷达兵的兵魂。”洪金反说,这简简单单的15个字,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却难。

身为班长的他,值班时一刻不敢松懈,要及时保证雷达天线正常运转;台风来袭时,第一个冲上去冒险加固雷达装备的肯定是他……从军7年,他始终以身作则当好排头兵,铺好一张移动的网,确保情报传递不中断。

夫妻俩党龄加起来122年

“梁校长好!我们来看您啦!感谢您几十年来为党为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6月28日,翔云镇党委副书记王炳煌来到老党员梁金星、卓吟治夫妻家中,为他们送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传达党中央对老党员的关怀和褒扬,并向他们致以亲切问候和崇高敬意。

4ef599ca-21d3-45a3-bf43-353a3aa6af6b.jpg.jpg

戴上纪念章,夫妻俩感慨万分,“我俩党龄加起来有122年了!”

丈夫梁金星1956年入党,党龄65年,妻子卓吟治1964年入党,党龄57年,两人党龄相加122年。

梁金星是一名退休教师。1962年,从福建师范学院毕业的他,在国光中学当了一名政治老师。

“以前,各村还是分散办学,每个村都有高中,我要步行到村里给学生们上课,晚上还要走山路,到学生家中家访,看他们有没有温习书本做作业,因为山路太黑太滑,还经常有蛇出没,手里总要紧握一根拐杖才安心。”梁金星回忆。

梁金星的老家在翔云镇东山村。20世纪60年代,因为交通不便,他一星期最多只能回一次家。“星期六从梅山走两个多钟头才能到家,星期天又得出发了。”梁金星告诉记者,那时候,走到哪儿都只能依靠“一双腿”。

艰苦的教学环境从没让他打退堂鼓。在国光中学担任班主任时,梁金星发现一位学生连一个星期的伙食费都拿不出来,就将餐票送给了他,自己则掏腰包买餐票,那时候,他一个月工资仅48.5元;遇到因家中困难而辍学的学生,他愣是翻山越岭把学生劝了回来。

1984年至1997年,在翔云中学担任校长的他,又身体力行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建校舍时,迫于资金窘迫,他带着学生到河里挑泥沙、印制土坯块;学校硬件设施要提升缺乏资金,他就四处奔走争取资金,既增添了教学设备,又将通往学校的土路修成了水泥路。

“回家就像做‘人客’,全为教育服务了。”卓吟治说,梁金星整天都在学校里忙,家里和孩子几乎都由自己来照顾。

“我要种田、上山挑柴,还要养大4个孩子”卓吟治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肩上的责任重大,所以同样是一名党员的她从不抱怨,甘做丈夫的坚强后盾,在背后默默付出。(据海丝商报)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