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咱厝精英】洪金聪: 奔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2021-05-24 08:57:26   来源:   

【英都乡讯消息】洪金聪,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97年至200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后留学法国及美国,先后获得巴黎拉维莱特建筑学院建筑学硕士学位、美国亚特兰大佐治亚理工学院建筑科学硕士。2011年在北京创立九七华夏并主持工作,多年来扎根于中国的乡村振兴工作,致力于通过文旅领域的专业化咨询和增值运营为客户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

640.webp.jpg

清华园里

选择建筑学专业是洪金聪高三时的偶然决定。入学之后,对这门集合了艺术、人文、科技等众多领域的学科有了更多了解,也越来越喜欢建筑学。“我的性格里相对注重平衡全局,追求大方向的正确,钻研精神不足,因而喜欢尝试跨界。”洪金聪说。

洪金聪读本科时,建筑学毕业生的发展方向很多元。除了在设计、开发、教学等领域取得成就以外,进入金融、IT、话剧等领域的同学也做得很好。洪金聪认为建筑学专业的未来有无限可能,“总有一款适合我”。

被问到“在清华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时,他说:“现在回想本科的五年,我其实比较随波逐流,并没有做太多职业规划。清华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所以我在读书期间参加了不少课外活动,最后比上课还积极地参加了一个有机会进行户外运动、极限探险的山野协会——当时被叫作科考协会。我和山野协会的队友们在北京爬野长城、露营、攀岩,还与14名队友到西藏攀登海拔7000米的念青唐古拉雪山。在山野协会期间我曾经有一段时间经常夜不能寐,几乎持续一年,因为当时协会在BBS上展开类似于‘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让我印象深刻。那段时期我细致地探寻和思考了人心、人性、组织系统、集体成功和自我实现等问题,自身也变得更加坚韧,仿佛一下子‘成熟’起来了。” 

求学海外

毕业后,洪金聪在北京短暂工作了几年,接着到法国和美国分别留学了两年。用他的话说,本科毕业前后的那段时间,是自己人生最为迷茫的一个阶段,于是选择了出国留学。

洪金聪在法国巴黎读书,有机会不断与新事物和新现象邂逅。巴黎的艺术氛围十分浓厚,整个城市就是“他”的大学——仿佛艺术博物馆的巴黎左岸街区,面向街道的夜晚灯光不熄的展示窗,号称巴黎不眠夜的每年十月初的巴黎白昼之夜(La Nuit Blanche),布置在塞纳河两岸的给上班族海边度假感觉的沙滩和躺椅。

在法国生活的后半段时期,洪金聪在内心产生了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恐慌。“这座城市太舒服了,自己又那么年轻,不想在这里消磨掉动力,于是就想着‘逃离’。于是,我申请了拉维莱特学校的交换生计划,开始在美国的旅程。”洪金聪回忆。

美国的学习氛围很不同——追求高精尖,追求前沿,“语不惊人死不休”。在佐治亚理工学院,洪金聪开启了高强度的学习模式,每天都阅读大量资料,花很多精力提交成果,没有一天早于凌晨两三点睡觉。他开始明白为何美国可以一直走在高科技、新事物的前列。

留学法国和美国让洪金聪开拓了视野。他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也不再动摇。“留学让我对人更容易建立同情心,对事可以理解不同的选择。”洪金聪说。

乡村路上

回国没多久,洪金聪就创立了九七华夏。这家以他入学年份命名的公司,承载了他对未来的许多期望。“九七是时间概念,华夏是空间概念。九七华夏希望通过实践从当代中国汲取营养,又通过实践为当代中国做贡献。”洪金聪说。

早期的九七华夏基本只是一家承接项目提交成果的设计事务所,后来才逐步参与文旅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2013年至2014年,九七华夏有机会参与一些地方的美丽乡村建设,于是便从规划设计入手,进入乡村领域,开始将文旅与乡村振兴作为公司的聚焦点与发展方向。从规划设计到软件建设,从内生动力提升到乡村资源盘活,从产业导入到文旅运营,九七华夏不断丰富着自身的内涵。

在洪金聪看来,中国近几十年一直在围绕着增量资源做事——房地产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是中国的高速发展时期,一代人的物资短缺问题逐渐被解决。中国下一步的目标是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需要激活并运营存量资源。

九七华夏致力于在文旅领域开展专业化咨询与增值运营服务,优化配置存量资源。他认为,这个领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足以支撑九七华夏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至2015年在湖北武汉,2016年至2018年在贵州遵义和黔东南,2019年至2020年在福建厦门,洪金聪带领团队辗转各地,为地方贡献很多标杆性的人居环境示范案例。他提出并在各地践行“陪伴式乡村运营”理念。

2015年,武汉的小朱湾项目建成后,该村成为湖北省“三乡工程”的策源地,被誉为“最美中国摄影村落”,被联合国专家称赞为“值得全球村庄学习的好模式”。2016年,他们在贵州遵义的中关村陪伴式乡村建设实践模式被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2017年至2018年,他们在贵州黔东南阳芳村与中组部干部一同驻点,以此实践为题材的著作《乡建恨晚》获评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指南。

出生于闽南农村的洪金聪对中国农村常年被边缘化的现象有切身感受。“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振兴,这是一件好事。涌入乡村的资金和人才,尤其是在脱贫攻坚时期被召集到最贫困村子里的人才,给乡村带来了很大帮助。这是一股自上而下的力量。但是乡村振兴还需要自下而上的力量,这就需要挖掘内生动力。内生动力是激活乡村的关键力量。九七华夏提出陪伴式乡村运营,就是希望在顶层设计和落地实践两端同时发力,联动城市和乡村的要素。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做乡村振兴,其实是在做县域经济发展。仅仅做规划设计远远不够,还需要整合产业、金融、运营等领域的力量。九七华夏要成为乡村振兴的专业队伍,要尝试带着技术和资本的双重力量下乡,这才能把乡村建设得足够有底气面向未来。”洪金聪说。

“理想浪漫中有责任担当,勤奋踏实中有情怀梦想”,这是外界对九七华夏的评价。洪金聪将带领这支队伍,继续奔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来源:清华校友总会订阅号)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