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诗文选粹】洪文辉:美丽的溪益新村

2021-05-20 16:27:28   来源:   


作者:洪文辉

溪益新村坐落于南安市英都镇霞溪村西南隅,濒临英溪中游,1999年春拆迁重建,2001年秋建成。同年11月被福建省建设厅授予“省级村镇住宅优秀小区”称号。

微信图片_20210520163159.jpg

溪益自然村村民散居于英溪中游北岸一小丘陵南北。南面濒临英溪,北面平畴沃野,有近百户人家,600多人。这里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百姓安居乐业。村里有泉州地区硕果仅存的明代村学溪益馆,卷棚式屋顶,块石垒砌与土壁相结合,阔3间,深2间,有一小护厝,与一般闽南古民居并无二致。明清重臣洪承畴7岁时进入溪益馆接受启蒙教育,后于明万历年间考中进士。据《翁山谱志》载,明清两朝经溪益馆启蒙而考中秀才的有48人,举人6人,抜贡12人,进士及第3人,恩科进士1人,闻名泉州的“龙蛇体”书法家洪承畯也曾在溪益馆读书。现存于开元寺的“清静法身”、“大乘莲心”,清源山上的“仙灵山名”等书刻均出自洪承畯手迹。溪益自然村称得上山好水好、人文底蕴深厚的风水宝地。

溪益自然村重建之前,村里道路狭窄、崎岖不平,况且都是泥土路,交通极为不便。房屋低矮,大都是土坯墙瓦房、石头厝,且已老旧,在英都属于较原始、落后的自然村。

微信图片_202105201631591.jpg

1997年5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引发的洪水灾害,冲垮了英溪上游桥梁,溪边低洼地带人家,淹毁了英溪两岸大片良田。地处英溪中下游北岸的溪益村、塔尾村首当其冲,田园被毁,房屋倒塌,有3人不幸被洪水淹死,千年英溪在哭泣。

水灾过后,当地政府组织村民展开自救,疏浚英溪河道,着手重建被毁家园。

当年,为了早日启动溪益自然村重建工作,霞溪村党支部书记洪金兴、村长洪添发带领村干部,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走家串户,积极发动群众,做细做活村民思想工作,历尽艰辛,终于让广大村民达成拆迁、重建溪益新村的共识。

1999年春,溪益新村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图纸、统一土地拼盘、统一收集资金、统一公共设施建设布局”的方式建设溪益优质住宅小区。2001年秋,历经3年艰苦奋斗,终于建成别墅40幢,楼房60幢,溪益村民喜住新居。

微信图片_20210520163703.jpg

依山傍水的溪益新村,的确是得天独厚的魅力家园。一座座红砖镶白石的三层楼房次第展开,各自成为独立的家居小天地,既整齐划一又错落有致。宽敞的水泥路四通八达,路灯亮堂了村庄。小区里有篮球场,有公共健身场地及配套运动器材。休闲式的庭院设计,园林般的绿化景观,鸟语花香,让人赏心悦目。一条掩映于绿树中的水渠穿过村庄,犹如一条飘动的绿带,为家园增添了无限的的柔情与蜜意。

溪益馆作为南安市文物保护单位,按照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进行内外修缮、整治,拓宽了户外空间,增添了绿地。馆内墙上挂有溪益馆办学历史简介、洪承畴生平事略牌匾。而今,溪益馆已然成为英都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至。

微信图片_20210520163947.jpg

2005年冬,横跨英溪南北的“振兴大桥”把溪益别墅新村与荣星村坝头新村连成一片,成就山水英溪美丽家园的壮美景观,溪益新村更美丽。

今日英溪,几经疏浚、整治,大部分河段已经用石头、混凝土砌起护河坝,英溪变得宽敞、明净,波光滟潋,生机蓬勃。两岸河堤新铺的水泥路宽敞明亮,芳草鲜美,绿树成荫,成为村民休闲、纳凉、散步的好去处。

伫立溪益新村东边“董林桥”上,放眼英溪两岸,青山绿水,沃野良田,别墅新村,高楼林立,屋舍俨然;注目英溪,清波荡漾,青山倒映碧水中,若隐若现,煞是好看。

置身溪益新村,感动于花园般住宅小区生活的温馨与幸福,沉醉不知归。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