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乡讯消息】盛夏将至,南安市英都镇龙江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里,洪本训、洪斌红、洪建新、洪启文、洪晋南等几位“老管家”又忙碌了起来。今年,活动中心将继续举办公益夏令营,到7月中旬,又将有300多名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在这里度过充实的暑假。
▲活动中心开设南音兴趣班,让孩子们接受优秀传统音乐的熏陶。(资料图)
记者了解到,夏令营已成为活动中心的品牌项目,此前已举办6届。“今年已经有不少家长来咨询招生计划,也有外地大学主动联系想组织志愿者团队前来参与。”英都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洪本训说。
连办6届夏令营陪伴千余名儿童过暑假
走进龙江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平整开阔的广场上“大手牵小手,共筑中国梦”10个大字十分醒目,门球场、灯光篮球场、羽毛球场、儿童游乐设施等一应俱全,广场一侧绿树成荫,满眼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活动中心由闲置的龙江小学校园改建而成,于2014年投用,目前已投入100多万元,建成了‘三场、一廊、一园、十五室’的规模。”在几位英都镇关工委老同志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活动中心,除了广场上的运动场、文化长廊和小花园,活动中心还建有民乐室、农家博物室、科普活动室、科技室等15个功能室。
此外,记者注意到,广场中央舞台上的背景幕布格外显眼,上面写着“‘心系留守儿童情暖外来工子女’夏令营活动启动仪式”。
“这是往年夏令营活动的背景幕布,今年的活动也已开始筹划。”洪本训介绍,开展公益夏令营活动是龙江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的品牌项目,由村里的“五老”、中小学教师和大学生组成志愿教学团队,免费面向8至14周岁的留守儿童、外来工子女开展服务。
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活动中心就会迎来最热闹的一个月,来自全镇各村的孩子将在这里学习生活。暑期夏令营开设有绘画、书法、英语、科技制作、信息技术、象棋、南音等多项活动课程,孩子们根据兴趣选择课程参加学习。为满足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在制定课程之前,负责活动中心的关工委老同志几乎走遍了英都镇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考查并记录孩子们选择的兴趣班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开设课程。
“我们特意开设了南音兴趣班,让青少年学生接受优秀传统音乐的熏陶,弘扬传承南音文化。”洪本训告诉记者,教室内乐器品类齐全,足有40余种乐器,并有专业的老师教学,成为学生们选择的热门兴趣班。
据悉,2015年起,活动中心便开始举办公益夏令营,至今已成功举办6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夏令营采取‘分散办班、分期办学、多地举行’策略如期举行。”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夏令营累计招收约1500名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陪伴他们度过快乐的暑假,惠及全镇10多个村落的百姓。
从细节管好用好打造活动中心独特魅力
这里的夏令营,为何能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记者在龙江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找到了答案——“用心用情做好,从细节管好用好。”
记者在活动中心办公室看到,活动中心举办的每一场活动,都有详细的计划、活动方案,过程有记录、结束有总结;在夏令营结营式上还开展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各类资料有序收集、分类建档。
“管好、用好活动中心十分关键,中心有健全的管理机构,日常有专职管理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洪本训介绍,活动中心能够取得成效,参与管理的“五老”人员发挥了关键作用,制度管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夏令营教师团队的主力,我们在管理上一点都不含糊。”洪本训告诉记者,在夏令营活动中,要求大学生志愿者老师有教案、按时备课,作业有布置、有批改,各项细节都有着一套严格的教学制度,确保教学质量与成效。此外,在生活上,活动中心多位负责人也倾心倾情服务,为他们提供生活便利。“这些大学生对我们来说也跟孩子一样,希望他们回去的时候能有所收获,不虚此行。”洪本训说。
经过多年用心经营,龙江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散发着独特魅力,已然成为集聚学子的“强磁场”,每年的公益夏令营都吸引了众多志愿者和学子参与,还有南安三中、英都中学、英都中心小学等9所学校及临近乡镇学校组织师生来参观、学习、实践,更有许多青少年利用节假日前来学习游玩。(据海丝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