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1日,英都乡讯微信公众号曾推出英东村的洪思虹、洪海旭这对双胞胎姐弟同时分别获得保送清华大学、中科院大学攻读硕士生、博士生的报道,该新闻点击阅读量一天超过1万。许多网友纷纷点赞,并在读后留言,向她(他)们致以热烈的祝贺,祝她(他)学业有成,早日为祖国作贡献。更多的网友是关注她(他)是如何勤奋读书炼成“学霸”的。今年春节放假期间,英都乡讯编者了解到这对在不同大学读书的双胞胎姐弟都有放假回家,于是到英东村建设村民组洪小雄、洪艺敏家中,对她(他)进行了一次采访。
(中:洪海旭,右:洪思虹)
洪思虹和洪海旭是洪小雄、洪艺敏夫妇的一对龙凤双胞胎,洪思虹是姐姐,洪海旭是弟弟。她(他)们两人同时毕业于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都是当时南京29中的学霸。高中毕业后,洪思虹被湖南大学录取,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洪海旭则在提前批次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录取为“大气科学”系学生。值得称道的是,这对双胞胎姐弟,在不同大学攻读,双双都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双双都是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在不同大学的这对姐弟,2017年同时参加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组织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都取得优异成绩。姐姐洪思虹获得本科组二等奖,弟弟洪海旭获得本科组一等奖。姐弟同时在全国同一个赛事上获奖传为佳话。洪海旭还在2018年选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团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全球参赛的2万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和他的二位学友奋力获得特等奖,被誉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三剑客”。他还获得校长奖学金、中科院研究生新生奖学金、中科院大气所研究生新生奖学金。
2019年7月,洪思虹、洪海旭姐弟双双收到保送录取通知书。洪思虹被清华大学保送录取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085211计算机技术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洪海旭被中国科学院大学保送录取为“气象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即5年直读博士学位)。昔日农家子弟,今朝姐弟双双晋京在“皇家”学府攻读硕、博,一时传为佳话。
采访过程中,洪思虹、洪海旭一再感谢英都乡讯广大网友的关心、呵护和鼓励,她(他)都表示一定好好努力,学成后为国家作贡献,报答父老乡亲。她(他)都一再谦称,自己不是什么学霸,一点点成绩都是老师辛勤栽培和自己勤奋学习取得的,没有什么值得骄傲和自满,并表示通过英都乡讯平台向所有关心她(他)成长的各界人士致以由衷的感谢。
以下是她(他)分别接受英都乡讯采访的笔录。
洪思虹访问录
★英都乡讯:请谈谈你是怎样通过努力获得学业上成功的?
洪思虹: 首先,十分感谢廖老先生的来访。这个问题让我感到汗颜,我只是在学生时代取得了一些小成绩,不足以称得上“成功”。我愿意在此分享些我自认为能够让自己在同辈人中稍有所长的经验,希望能够借助咱们这个宣传平台,让更多的学弟学妹有所启发和借鉴。
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这是一门工科,十分需要动手实践的热情和能力。在我看来,能力可以培养,热情却需要自我驱动。简而言之,不能懒散。勤学,这对于任何一个专业来说都是万能钥匙。毕竟,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本科毕业直奔工作,本科扎实的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前者,夯实的学科基础和优秀的课业成绩是前往更高平台的敲门砖;对于后者来说,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差的动手经历是在社会中拼搏时可以依靠的一技之长。勤学是态度,是付出的努力,好问则是方向,决定前进的方式。埋头苦干不意味着闭门造车,要多向自己的老师请教,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还可以请教本专业该如何进行人生规划;要多向自己的学长学姐请教,他们比我们多出了一至两年的学习、工作经历,在短期规划和职业规划上,他们的经验是很好的参考;要多向自己的同学和朋友请教,探寻更多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交流最新的校园动态和社会资讯。 勤学,能帮助你厚积薄发,越走越快;好问,能让你拨云见日,越走越好。
★英都乡讯:请通俗地说说你现在专攻的学科的重要意义。
洪思虹:我目前从事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网络传输加速和网络路由优化相关的研究。网络传输和网络路由的概念比较抽象,举个具体的例子:也许以往我们在线观看视频的时候会出现视频卡顿、掉帧、清晰度等级由于网速原因自动被下调等现象,我们所从事的研究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能加网络传输速度,提高用户服务质量。而用户服务质量上升了,能给对该视频平台提高用户粘性、增大平台收入有所裨益。这个是目前就在身边的例子,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网络性能提升每达到一定阶段,都能带来一些产业的巨变,比如说从3G时代进入到4G时代,导航、语音通话、车载网等服务都在崛起,进一步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方式。
★英都乡讯:值此新春之际,借 ‘英都乡讯’ 平台,请你向家乡许许多多年轻的学子们说些勉励的话吧。
洪思虹:勇猛精进。勇,勇于走出舒适区、敢于迎接未知的挑战;猛,切忌拖拖拉拉,行速则猛;精,锻炼身体,养精蓄锐;进,前进,前进,再前进!
谢谢!
洪海旭访问录
★英都乡讯:请说说你是怎样通过努力获得学业上成功的?
洪海旭:非常感谢廖老先生的此次来访。不过非常惭愧的是,我和我姐姐远远称不上成功,只是现阶段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小成果,刚刚步入科学研究的大门,未来更要加倍地努力学习、努力科研。近年来咱们英都的大学生已经越来越多了,有许多学弟、学妹们刚刚步入大学,可能存在些许迷茫与彷徨,渴望借鉴我的经验来学习和进步,而我也是非常愿意与大家分享交流的,这也是我接受此次采访的初衷。在大学期间,如果有计划继续学习、深造的话,我认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专业知识是基础,如果没有基础,学科竞赛或者科研项目都无从谈起。关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许多同学可能希望有什么“秘诀”或者诀窍,但其实学习并没有捷径可走。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规划好自己的时间,而不是虚度时光。那么在专业知识学习相对不错的基础上,就可以考虑在学有余力之际,参与一些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每个专业可能有所不同,可以咨询自己本专业的学长学姐。在此,我以自己为例子:学科竞赛上,我主要参与的是数学建模竞赛,并有幸荣获了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在数学建模竞赛中我学习了很多,也萌生了走科研道路的想法;科研项目的话,大学期间我主持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在科研项目的训练中,我的科研能力不断成长,并发表了2篇SCI论文。每个专业的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可能有所不同,学弟学妹不必生搬硬套,可以辩证学习,参与对自己有益的竞赛和项目即可。
★英都乡讯:请通俗地讲一下你现在专攻的学科的重要意义。
洪海旭:我现在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亚洲中高纬极端气候事件”相关研究。事实上,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带来了极大的灾害和危害。因此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特征和形成机理展开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进一步展开气候预测。而准确的气候预测既能够为政府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更好地实现防灾减灾的目的;未来也可能作为气象服务提供给有需要的企业,例如对气温、降水变化敏感的农产品期货交易商,重视极端气候事件的保险公司等等。事实上,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研究,有更多的科学意义与重要性,在此仅以大家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了简单举几例。
★英都乡讯:值此新春之际,请你通过“英都乡讯”平台,向家乡许许多多年轻的学子们说一些勉励的话吧。
洪海旭:我想赠与家乡的学弟、学妹们一句励志名言是“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相信大家都会在各自的领域里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谢谢!廖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