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快到了,我想申请一笔专项资金,帮你店里装空调,改善下工作环境,你看如何?”“不用了,我已经能靠自己双手赚钱了,我自己慢慢攒就行,希望可以拿这些钱去帮助更需要的人。”面对英都镇副镇长陈景升的善意,孙双娟婉拒了。
(孙双娟)
21岁那年,命运跟孙双娟开了一个玩笑,让她从此坐上轮椅。但是,她不仅没被命运之绳绊倒,反而靠双手,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星空”。在“3·8”妇女节这天,记者走近这位轮椅上的“铿锵玫瑰”。
【跌落】花样年华与轮椅为伴
下过雨的清晨,天气微凉,记者来到英都镇荣星村村委会时,孙双娟正坐在电脑前工作,只见她十指灵活地敲打键盘,不一会儿,屏幕上就显现了许多字符。
“小娟是计算机专业的,村里刚好缺一个文员,去年疫情期间,我看她店里的生意清淡,便问她是否愿意来村里帮忙。”荣星村党支部副书记洪永初告诉记者,去年8月,孙双娟便成了村委会的一员。“小娟做事很认真,有时候还会自己讨活干。”
聊天中,这个坐在轮椅上的姑娘,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但是今年36岁的她,生活并不怎么如意。
“那是2006年春天,那一天阳光灿烂,但对我来说,却是噩梦般的一天……”孙双娟回忆,当时,她正在家中二楼晒被子,一不小心从楼梯摔下,造成腰椎粉碎性骨折,下半身就此瘫痪。
家人不忍心告诉她这个事实。住院期间,双娟以为“伤筋动骨一百天”,只要过3个月就能康复。可3个月过去,下半身仍毫无知觉,双娟这才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了。
那一年,她才21岁。“一下子不能走,落差太大了。”花样年华只能与轮椅为伴,这对她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由于背部没有力量,双娟生活无法自理,整日以泪洗面;因为害怕别人异样的目光,“闷”在屋里不愿出来,甚至想过要轻生……就这样,双娟度过了许久的低谷期。
直到2007年年底,家人带着双娟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做康复治疗,妈妈全程陪伴在侧。“白天在医院做康复训练,晚上妈妈就会推着我去外面散步,仰望着北京的星空,耳机里放着五月天的《星空》,给了我莫大的安慰。”每天一点点的进步,让双娟心生欢喜。
8个多月后,回到英都的双娟已经能自行洗头、洗澡、上厕所,信心在她心底恢复。
【振作】在众人鼓励下创业开店
自强的种子开始在她心中生根发芽。2010年,她开始开网店帮人充话费、尝试开童装网店、当淘宝客服。
后来,她决定不再躲在屏幕背后,主动与人打交道,做起了人生第一份需要面对人群的工作——美甲师。
在记者的提议下,孙双娟决定带记者去美甲店看看。
“等我一下……”只见双娟双手熟稔地转着轮椅,穿过走廊,来到墙角,拿起一旁的电动驱动车头,迅速装了起来。“这是我赚钱给自己买的第一份礼物。”
“为了我上班方便,村里还特意在台阶左侧,砌了一个小斜坡。”顺利滑下斜坡,双娟开心地说。
路上,记者一路步行跟随,双娟特意调慢速度,以便记者跟上,不到8分钟,便来到了她的小店,店头不大,就叫“星空美甲”。
不一会儿,就有老顾客上门了,只见她拿出工具,娴熟地帮顾客修起指甲,手法干净利落。“很合心意,因为她做得很详细,样式也漂亮,我经常会特意等她有空,再来找她做。”老顾客洪女士点赞道。
“2016年年底,朋友带我去做美甲,我看美甲师只要坐着,就能帮别人做美甲,这不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吗?”孙双娟认为,自己有美术功底,便有了尝试的想法。
“多方咨询朋友和家人,她们都鼓励我去勇敢尝试,我就找到一位会美甲的朋友,学了一个多月。”考虑到投资成本,她决定从摆摊做起。
2017年4月18日,她的美甲摊开张了……孙双娟记得很清楚,因为这是她第一次走出家门,靠自己的双手工作。
“坐了三天,一单都没有,正当气馁的时候,第一位顾客出现了,虽然我全程手抖,但是她没有嫌弃,反而鼓励我慢慢来。”
渐渐地,顾客多了起来。摆摊5个月,随着天气转凉,考虑到顾客晚上做美甲会冻手,她决定开一家美甲店。
“客流最高峰时,1天可以做上10双手,1双手就得1个多小时。”谈起自己的职业,双娟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她很开心,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向阳】善意支撑她渡过难关
可是资金从哪里来呢?了解到情况后,南安市残联帮忙申请了1万元创业补助金;英都镇志愿者协会帮忙募集了6000元;向二舅租下一间店铺,二舅帮她把租金减免了一半。
在大家的帮助下,孙双娟的美甲店得以顺利开张,并积攒了一些老顾客,她们有学生、有工人、也有农村妇女。
在2018年举办的泉州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她还在200多人中脱颖而出,获得美甲项目第三名。
如今,孙双娟拥有着“双重身份”。白天,她是村里的文职人员,夜幕降临,她就成了小小美甲店的美甲师,日子过得幸福而充实。
“可以说,支撑着我挺过来的,是这个世界的善意。”孙双娟告诉记者,挫折中伴随着的,还有一路的感动。
在孙双娟受伤气馁时,她的家人没有放弃她,而是陪伴她鼓励她;当她尝试第一份工作时,亲友不仅没有阻拦她,反而鼓励她;当她为创业资金发愁时,各方爱心资金汇聚而来;镇村两级干部常来她家慰问;还有第一位顾客“没事,你慢慢来”鼓励的话语,妈妈那句“你从来不是负担,即使是,那也是幸福的负担”……在孙双娟眼里,来自这个世界的温暖和善意,让她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这几年,好心人发微信有意愿帮扶她,她拒绝了;镇政府挂钩干部要帮她店里装空调,她拒绝了;有人要帮她家里改造台阶,她也拒绝了……
“靠自己双手创造的财富更有价值。”孙双娟说,这份成就感珍贵而幸福。如今,她也有了自己的目标,就是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现在,我觉得温暖已经填满我的心窝了,我也能靠自己的双手赚钱,所以希望这份爱能去帮助更需要的人,让他们也感受温暖。”孙双娟告诉记者,希望能组织成立残疾创业协会,去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轮椅上的别样人生。
“坐轮椅也不妨碍我仰望星空与追求梦想,比正常人多抬几度头,就要多努力几倍,加油!努力阳光向上就是我的必修课。”在双娟的朋友圈,记者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位“向阳而生”的女孩。(据海丝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