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百年白银树,枯枝冒新芽】因白蚁筑巢而枯败,英都村民盼望它能得到保护

2020-09-19 10:09:57   来源:   

【英都乡讯消息】“那棵树又活过来啦,长了新芽。”几天前,英都村民洪永进临时起意,到白银山上看望那棵败落而去的白银树,却惊喜地发现,一小簇嫩绿的枝芽从那枯朽之中窜出。于是,他兴冲冲地拍照、录起小视频,将这惊喜记录下来,又到村里奔走相告。

一棵白银树的生死,为何会牵动洪永进的心?昨日,记者来到英都镇霞溪村,聆听它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00919100908.jpg

▲白银树又冒出了新芽

白蚁筑巢枝干折断

踏过几道高高的田坎,穿过遍地的荒草,沿着崎岖的山路,记者来到了白银树边上。蓬勃旺盛的草木之中,光秃秃的枝干折倒在那。洪永进心疼地说:“这就是那棵白银树了。”

几年前的老银树还是郁郁葱葱,枝丫十分繁茂。据乡亲们测量,树冠浑圆覆盖约有500平方米,树高17米,主树干3个成年男子都合抱不来。远观如升腾的绿色蘑菇云,四季常青如碧玉翡翠,非常壮观。

“后来白蚁筑巢,枝干都空掉了。又受狂风暴雨的打压,有的枝干承受不住就折断了。”为了拯救它,当时他们上报给市林业局。由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工作人员来到现场为其“探病因、开药方”。

在白银树倒下的枝干上,记者在被白蚁蛀空的地方,看到不少被“包扎”过的痕迹,似乎诉说着它曾经的遭遇。

几年前还枝繁叶茂的老银树怎么就撑不住了呢?

“可能是疫情期间出门的人少,没有人来照顾它的缘故吧。”洪永进说,老白银是今年疫情期间枯的,因为它较为偏远,具体折断时间不得而知。

北宋始种屡伐屡生

白银树的故事说来可不短。相传北宋末年,战乱四起,民不聊生,有二妇人流落至此,见此地山清水秀、祥云环绕、民风淳朴,宛如世外桃源,遂在此结草为庐,并在秋丝树(相思树)旁种下一株白银树。

不久,又在乡人的帮助下,筑石架木始建尼姑庵,号为“白银庵”。二位妇人即削发为尼,后又陆续来了三位姑娘为伴。五人个个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其有一人擅医,不分贫富贵贱,常免费为村民行医施药,名闻周边乡里,得村民感激尊敬,关于她们的故事也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

“随着时代变迁,白银庵几经兴废,白银树也屡遭砍伐。但神奇的是,每次遭砍伐之后,又会长出新苗。”洪永进说,见如此,近代乡民也再无人敢砍伐,现存的这棵即是后来长出来的,距今也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

枯木逢春盼人保护

真是寒冰不能断水流,枯木也会再逢春。看着枯木上一小簇新芽,洪永进乐得笑出了声。“大家都以为它就这么没了,原本都打算找个时间清理掉。”

洪永进告诉记者,这一棵白银树是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怀,要真枯死了,会让不少村民觉得遗憾和难过。

“现在这一片荒地,以前其实是农田。大人耕作时,小孩就会在白银树下玩耍,有时劳作累了,大人就在树荫下休息一会,也有人会在树底下进餐。”洪永进说,不仅如此,白银树的叶子和树皮可入药,有清热利湿、消炎解毒、消肿镇痛的功效,可以治疗烫火伤、咽喉炎、肝炎等,因此在以前缺医少药的年代,村民还常来采摘白银树叶及树皮入药。

虽然白银树并不是名贵树种,然而生长到这么大,树龄这么高的白银树却不多见。如今枯木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洪永进希望能有更多人重视起来,保护好它。“它不仅仅是霞溪村美丽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也蕴含着村民们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精神文明和情怀记忆。”(据海丝商报)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