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乡讯消息】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网络购物
当您在愉快买买买的同时=
诈骗分子也盯上了网络购物
其中典型的一种就是
冒充卖家、客服联系受害人
以商品质量问题为由
主动声称要“退款理赔”进行诈骗
日前,南安市英都镇一位28岁宝妈就因贪图2000元“理赔费”,轻信假“客服”电话,不但理赔的钱没兑现,还被骗了156930元,其中还有20000元是网贷来的。
洪女士今年28岁,家住南安市英都镇。8月27日14时许,洪女士接到一通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支付宝理赔平台“客服”,“客服”告诉洪女士,她今年3月份在天猫买的奶粉有质量问题,可以申请2000元的理赔费。
3月份的时候,洪女士确实在天猫上买了奶粉,对方说出了洪女士的姓名,也知道她的电话号码,洪女士就没多想,相信对方就是平台的客服。虽然她知道自己买的奶粉质量没有问题,但一听对方说有理赔费……
洪女士心动了,添加了对方为QQ好友,对方又给她发来一张营业执照,证明自己的“身份”,这更让洪女士深信不疑。
▲骗子发来假营业执照让受害人放松警惕
洪女士扫描了对方发来的二维码,按要求填写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信息后,对方通过语言通话提供了一个银行卡号,要洪女士转入49999元。“对方说钱转过去就能得到理赔,还说这5万也会马上退还给我。”洪女士说,对方称这是公司规定的,她便照做了。
在洪女士以为已经完成操作,可以获得理赔时,对方却说,由于她操作超时,无法退款,要再转4999元进行认证。为了尽快拿到“理赔费”,洪女士便再将钱转出了。
▲洪女士的转账记录截图
等了许久,“理赔费”仍未兑现,洪女士再次联系“客服”。对方依然声称洪女士操作有问题,认证不成功,要她将银行卡的钱都转到微信,通过微信进行操作。
在对方的一再催促下,洪女士将钱转到微信,并使用对方提供的账号,登录了京东商城APP,分多次购买了总价值为70000元的沃尔玛GIFT卡。
眼见洪女士一步步落入圈套中,骗子再出花招,让她通过拼多多APP、百度糯米APP购买了总价值11932元的Q币,充值到指定的QQ账号上。
“我当时也没意识到,为什么理赔还要购买礼物卡和Q币。”洪女士说,对方又一直催,她脑子懵懵的就都买了。
▲部分网购记录截图
“后来我没钱了,对方要我从网贷平台上贷20000元,转到他提供的银行卡上。”洪女士说,对方告诉她,这是最后一步了,做完就能拿到“理赔费”,之前的钱也能退给她,否则,之前转出的和花费的钱就都白花了。
洪女士信以为真,从58同城APP上借贷了20000元转给对方。令洪女士没想到的是,钱转出去后,对方却只给她发了一张“支付宝回单”,后面都没再回复她的信息。
▲诈骗得手,骗子消失
就这样,在骗子一步一步的诱骗下,洪女士先后向对方转账3次,为对方网购5次,总共被骗了156930元。
发现上当受骗后,洪女士立马向南安市公安局英都派出所报案。对于自己“贪小便宜吃大亏”,洪女士表示非常后悔。目前,警方已立案侦查。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得受害人的个人和购物信息,冒充电商平台官方客服,致电受害人,以商品质量问题等为由,主动要求对受害人进行理赔,骗取受害人信任,并进一步用公司流程、认证需要等套路,一步步诱使受害人转账或者从网贷平台中贷款给对方。
警方提醒,谨防网购退款、理赔诈骗,牢记以下几点:
1.办理退款或理赔时,要在正规电商平台,按规范操作,若接到所谓的退款或理赔电话时,要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
2.退款或理赔在电商平台上都有其一定的流程,整个流程也应该在该平台上进行,若“客服”要求你下载其他APP进行操作,切勿相信。
3.理赔退款并不需要你先转账给对方,有这种要求的一定是诈骗。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退款或理赔链接、二维码,不要随意在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验证码等。
4.一旦受骗后,应在第一时间报警,便于警方尽快帮助挽回损失。
来源:南安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