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期,7.26— 8.1)
● 荣星村拆除7户旧屋将建17层小高楼
近日,荣星村组织对7户旧村改造范围内的房屋进行拆除,拆除后将建设一栋全新的17层“小高楼”,安置64户村民,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记者了解到,为改善荣星村坝头、后店自然角落房屋破旧、密集,道路通行不便,卫生较差,房屋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坝头、后店角落于去年被列入福建省村镇住宅小区建设试点项目,通过“统规自建”的方式来改造旧村。
“这次坝头片区的7户房屋位于旧村改造范围内,占地面积73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0多平方米,因年久失修,部分墙体开裂,存在房屋安全隐患。”荣星村委会工作人员洪永初介绍,村里组织人员进行了拆除,房屋拆除后将建设17层的小高楼(江滨2号)。
“此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另外一栋17层小高楼的建设,10多天后就可以交房。”洪永初说。
荣星村党支部书记洪荣星介绍,坝头、后店角落的改造从几年前就开始了,规划涉及14公顷的旧村房屋。(据海丝商报)
● 南安三中1篇案例入选中央电化教育馆“网络学习空间”主题应用案例
日前,中央电化教育馆公布“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学习空间’主题应用案例”遴选结果,其中南安市第三中学报送的应用案例《一场“计划之内,意料之外”的线上教学之旅》入选。(据南安教育信息)
● 追梦英都“中能泰丰杯”全国摄影大赛评选揭晓
7月13日,由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中共南安市委宣传部、南安市英都镇人民政府、南安市文体和旅游局、南安市文联、泉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办的追梦英都“中能泰丰杯”全国摄影大赛在福州评选揭晓。本次大赛共计收到145位作者的稿件1498 幅(组),经过评审团数轮的评审,近百幅佳作脱颖而出。(据福建省摄影家协会)
● 英都镇这3个单位、6个部门开启“新征程”
7月29日,英都镇为下设的3个事业单位和6个内设机构举行揭牌仪式。
此次揭牌标志着英都镇3个所属事业单位和6个内设机构正式成立,象征着新时代、新机构、新作为,着力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和便民服务,逐步构建起功能明确、权责清晰、结构优化、运转顺畅、治理有效、服务便民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据魅力英都)
● 英都建一条华侨精神文化长廊
日前,云从古室旁的空地上,建起了一条长35米的华侨精神文化长廊,结合闽南建筑特色架墙立柱,挺起一条精神“脊梁”。长廊内容包括习近平总书记“根、魂、梦”的论述、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南安华侨“爱国、爱乡、爱业、爱俭”的精神及华侨对家乡公益事业的贡献等。(据海丝商报)
● 英都:私自遮挡拆除二维码门牌,9人被警告处罚
英都派出所民警在开展信息采集工作中发现,辖区洪某强等9人私自将原本安装的二维码门牌遮挡、拆除,影响正常的识别。洪某强等人的行为已涉嫌损毁公共设施,民警根据《福建省地名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之规定,对9人进行警告处罚,并责令当场恢复原状。(据南安公安)
● 书画笔友会采风创作活动走进英都镇坂头村
7月26日,由英都镇党委政府主办,英都镇综合文化站、坂头村党支部村委会承办,福建文化网、福建省文化志愿者协会小山书画院、泉州市作家协会书画创作委员会协办,主题为“翰墨颂党恩 生态英都情”——走进南安市英都镇坂头村书画笔友会采风创作活动在坂头村委会举行。英都镇镇长王鸿流、党委二级主任科员杨晖、副镇长陈华阳,镇政府有关人员和坂头村两委及部分群众参加活动。(据魅力英都)
● 芸林村这条路要修了,30年问题2个月解决!
仑苍镇仑苍村和英都镇芸林村是相邻的两个村庄,一条“羊肠小道”穿过。虽然只有短短100米,却是村民走了几十年的道路,但后来长满杂草,仅能让行人和摩托车勉强通行。这些年,两村都想拓宽改造这条小道,却因历史原因导致征地问题迟迟无法解决。
近日,仑苍村12户村民签下征迁协议,两村协商,仑苍村出地,芸林村出资,这条“羊肠小道”的拓宽和硬化正式启动。再过半个月,两村1万多名村民出行将更加方便。道路拓宽和硬化在7月28日正式开工。(据海丝商报)
● 以网格化助力基层治理,英都镇召开网格化工作相关政策宣讲会
7月30日,南安市网格办组织人员到英都镇开展网格化相关工作政策宣讲。参加会议的有镇党政领导、各驻村工作队长、网格化工作专班全体人员、各村一级网格长、一级副网格长,一级网格员代表2名。
会议由南安市康美镇纪委书记、网格办抽调干部王永生为全体人员授课,王永生同志就《南安市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员管理暂行办法》、《南安市网格员薪酬待遇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完善和创新工作运行机制 规范农村“六大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南委办〔2020〕61号)的内容和精神进行详细宣讲。(据魅力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