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乡讯原创,廖榕光报道】10月7日,在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公布了“国发[2019]22号”文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全国共762处,其中泉州市13处,南安市有3处,英都镇申报的“坂埔古厝”申报“国保”成功。另外2处是:位于丰州镇的“桃源宫陀罗尼经幢”、眉山乡的“观山李氏民居”。
参与申报工作文本起草的民俗专家廖榕光在10月17日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英都镇良山村坂埔古民居建于清乾隆中叶,共有砖石木结构的泉州式民居古厝13幢。这13幢古厝,呈“7”字型建筑群,既有精雕细镂的“顶点金”,也有宗祠建筑“封君祠”,还有古朴粗犷的“思源居” “若莲居”等,各具特色,集泉州山区农村清代民居建筑之大成,是闽南古民居的代表性作品,历200多年风雨,基本保存完好,对研究闽南建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中,坂埔自然村农民建议政府部门予以确定加以保护,有利于传承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此举得到南安市、英都镇二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历3年时间,先后成功申报福建省传统村落、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此处又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廖榕光还介绍说,申报工作得到省、国家文物保护专家、建筑学专家、民俗文化专家的支持和指导。鉴于英都镇在农耕时代的文化积淀丰富,文物众多,申报“国保”时曾将洪氏家庙建筑群、溪益馆、牛尾塔等5处古建筑物与坂埔古厝捆绑申报,这些古建筑物虽未获批,但其意义已经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有望成为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