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党员初心故事】丁朝根49年以新山林果场为家6个山头走透透

2019-09-20 16:10:03   来源:   

【英都乡讯消息】黝黑的皮肤,长满茧子的双手是记者对丁朝根的第一印象, 18岁就到英都镇新山林果场工作经过49个年头的努力,使万亩荒山变成了林海,还培育出正新山牌芦柑,品质优良,远近闻名。

丁朝根

“刚到新山林果场那会,条件真是艰苦啊!" 1971年,丁朝根来到新山林果场工作,那时整个果场的6个作业区、一万亩山头还是光秃秃的,40多名工人植树、造林、拣柴、烧火、做饭是他最初主要的工作。“煮好饭要挑到对面山头给大家吃,全是山路,光走路要走一个小时。”丁朝根说,大家都住土坯房,虽然艰苦,却很充实。

后来,新山林味场决定种植芦柑,丁朝根和几名工人前往漳州购买了3000株果苗回来嫁接。“当时我们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技术。” 丁朝根说,为了钻研出种植之道,他没日没夜地翻读书本,到永春、南安等芦柑种植基地取经,水头、官桥、诗山、码头...他几乎走遍了南安每个种植芦柑的地方。

“芦柑是香料树,病虫害特别多,需要悉心照顾。"丁朝根将芦柑树比喻为“小姐树”,娇气得很,管理上要下大功夫,施肥、除虫都要他亲自上阵。早年,新山林果场水泥路还没铺起来,都是山路,连肥料都是从5公里外的水库附近挑上来。

特别是台风天,芦柑园每一棵芦柑树 ,他都要巡查一遍。等到芦柑即将成熟时,他带头在园里值班,吃住睡都在园里,细心照看着芦柑。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丁朝根依旧保持每天都要去芦柑园看一看的习惯,从育苗嫁接到种植、治虫、施肥除草、剪枝,他都亲力亲为,每一颗果子他都视若珍宝。

如今的正新山牌芦柑远近闻名,新山林果场距离英都镇区19公里,但每当收获季节,不少人闻讯赶来采摘,林果场院子都挤满了车辆,芦柑种植面积也从一开始的150亩发展到现在200亩。

2018年卸下场长职务后,丁朝根依旧在林果场工作,这49年的工作让他对新山林果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始终舍不得离开这片土地。

“当场长那些年什么活都干,力气活和技术活都包揽,果场6个作业区、近万亩山地,每个山头都 ‘走透透’,也都劳作过。”丁朝根说,他早已离不开新山林果场,将继续为果场建设努力。身为一名党员,我会更加努力,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来源:海丝商报  记者黄伟励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