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天平
听朋友说起,他的一位朋友早些年婚后一直不育,很是烦恼。俩口子经常为此事闹别扭,说最大的心愿是能够繁衍后代,开枝散叶,不论男孩女孩,至少可以证明自已生命存在的价值。过了几年,果然生了,而且一生好几个,像母鸡下蛋似的。只不过都是清一色女娃,如此又是烦恼。后来听说奋斗到“四桌腿一桌面”,总算熬到一个“带把”的,了了心头大愿,眼前拨云见日,一派阳光明媚。
前些日子又听朋友唠叨,他这个朋友婚外的女人怀孕了,而更让人惊诧的是,其“外室”竟然不止一处。也许是因为当年婚后不孕不育的日子太过漫长,使得他求子(女)心切,想广种薄收而撒豆成兵。只是浪漫容易过日子却难,现在烦恼又不期而至,可谓“逆风持炬,必有烧手之患”。“小三”“小四”不管生男生女,终是一辈子的孽债,然而自已点的菜,再难吃也要咽下去啊!
记得当年听一位贤者说过,若想一日解闷,找个人吵一架;若想一年不闲,去盖栋房子;若想半生折腾,泡个情人玩玩刺激;若想一辈子不得安宁,那就让情人生一个或者几个孩子吧。然而所有这些,说白了都是情感错位的情绪宣泄,仅此而已。本来生活就如“炊烟”一样简单,相传古人造字时把二字颠倒了。原是“欠”“火”才冒“烟”的,却成“欠”“火”也要“炊”,冷灶湿柴的,这就难煞世间凡人了。也未知我们智慧的古人是无意抑或有心,反正如此一来,使生活变得复杂了。
无论如何我还是认为,说到底所谓的烦恼皆是与人的欲望相伴相随,它们始终牵扯一起。一开始的烦恼和欲望一般是正常的,也在情理之中。而当旧的烦恼解除了或者说当初始的欲望实现了,人们往往忘了“小康胜大富”的道理,又会无端衍生新的烦恼和欲望,以至烦恼叠加,欲望澎涨,周而复始,永无休止。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动物知足不知羞,人知羞不知足。人们总是太在意别人的嘴,太在乎自已的脸。殊不知,“坐下说人,站起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这应该是一条铁律,也是人的劣根性使然。通常心怯者反而声高,因为肚里无物又总爱抑扬顿挫,难免有点滑稽,但只要不是乐此成癖,亦无大碍。强光的背后是阴影,这又算是人类思维进化过程留下的一点小小瑕疵和遗憾。而且往往是好奇心害死猫,五十步笑百步,欲解烦恼反被烦恼缠身,也未可知。
其实,民间留存的好多说辞,尽管听了别扭却都是大实话。譬如“人走茶凉”、“扶起不扶落”、“有钱升辈分,没钱降辈分”等等。倘若用一下“反向思维”(现代人叫做换位思考),你会觉得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人走,可以腾出杯子。扶起,是发挥正面能量。有钱,既能“磨”开许多关卡,又岂止“辈分”耳?关键是,从容是一种气度,生活太复杂,自已且简单。有些事无须解释,不管你如何阐述,总有人想岔了,只要自已抛却那些繁丝杂尘,活得问心无愧就好。
人,因为总喜欢想得太长而徒生愁绪,“未享百年寿,却想千年事”。曾几何时,城市、农村石头房铺天盖地,几乎“无房不石”,就连一辈子躬耕土地大字不识一箩的农夫也知道有一则成语叫“海枯石烂”。记得当年曾遇见一位70多岁的老伯,他在自家门口对我说:我倾注毕生盖了这栋房子,五层都是货真价实的方块条石,门框窗台、柱子横梁每处缝隙我都亲手把关填塞,听人说大海要是不枯石头就不会烂,我要让我的子子孙孙都住在这里享福。那一刻,老伯的眼神分明掩不住得意之色。谁曾想,如今石头房成了人们公认的“危房”,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老先生早已作古,如若老人家泉下有知,对他的儿孙拆石头房建水泥房,该有多么伤心和烦恼。
时代不同了,有些老观念实在可以休矣。大到一个团队,小到一个家庭,在大框架一致的前提下,多种意识亦可并行不悖、和平共处。如今年代时间紧节奏快,讲究的是自我意识的有效释放和幸福指数的最大化,这叫小锅快炒,不像以前的大锅慢炖。不然的话,人心如牛肚,都在想着如何驾驭他人,最后皆不得善终。如果大家恪守“不做亏心事,少做无聊事,多做良心事”,这便少去许多因彼此“误读”而挟来的愁云苦雨,天天都是清欢如诗的礼拜天。苟如此,当是有效疏浚情绪渠道的不二法门。
归根结蒂,人活着不易,何必总生闷气。岁月静好,安然若素。还是适当藏锋守拙为妙,计较太多,当你精疲力尽之后,收拾的是一地鸡毛。看破不说破,知人不评人,这是一种境界。有些事必须认真,有些事则无须所谓,譬如养儿育女,譬如生老病死,这是大规律使然,不可苛刻求全。大作家余秋雨说过,老就老了,何须烦恼,没有皱纹的祖母才是可怕的。大导演冯小刚也认为,人太完美其实是最不完美,为什么不能慷慨地留点短板和残缺,让讨厌自已的人去津津乐道,供人家作为大宴小酌席上的免费佐餐呢!
所以啊,看来还得请我的朋友敬告他那位朋友,广种薄收虽好,一生烦恼不少;凡事中庸即可,粥菜平淡为高。也请那位逝者老伯在那边放一百个心,水泥房比石头房安全实用,将来还会有环保房、太空房、智能房……关键是过好今日,即使无人喝彩,也要真心投入,无须翘望他乡,脚下便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