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英都洪氏宗亲参加洪皓陵园竣工典礼

2019-04-15 17:00:42   来源:   

【英都乡讯原创,榕光报道】位于江西省鄱阳县的洪皓陵园,4月13日隆重举行修缮竣工仪式。英都洪氏家庙管理委员会组织的洪氏宗亲代表团参加了竣工仪式。

从英都出发的洪氏宗亲代表一行18人,4月11日经停江西省南昌市,吸收了英都在南昌务工、经商的宗亲24人,全团共42人。

4月12日当晚,在鄱阳县举行洪皓陵园竣工庆典预备会,鄱阳县“四洪”文化研究会会长洪明权在会上介绍了洪皓墓修复、洪皓陵园建设的具体情况。他介绍说,工程始于2016年,现已全部竣工。陵园共占地面积20多亩,包括坟茔主体、墓道、回廊、广场、大门坊等,共耗资140多万元。鄱阳县人民政府、鄱阳县博物馆已批准洪皓陵园为文物保护单位。鄱阳县委宣传部领导在会上高度评价洪皓忠君爱国的高风亮节,并说洪皓陵园建成后将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英都洪氏宗亲代表团听说洪皓陵园还有些后续扫尾工程,代表团成员临时讨论,自掏腰包慷慨解囊,代表英都洪氏再为洪皓陵园捐资伍万元。(此前,2016年英都洪氏宗亲曾以洪氏家庙管委会名义捐献“四洪墓”墓碑4套〔即洪皓墓、洪适墓、洪遵墓、洪迈墓各墓碑一套〕,全套泉州砻石,价值10万元)。洪适、洪遵、洪迈的墓分别在鄱阳县的双港镇、四十里街等地,总称“四洪墓”。

4月13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及鄱阳县本地的洪氏宗亲共800多人参加洪皓陵园竣工庆典,华夏洪氏文化研究总会主持了庆典仪式。仿古的祭祀仪式依次进献三牲、五谷、四果,各地代表团的宗亲代表在墓前上香,鸣炮礼成。祭祀前儿童诵读《洪氏家训》,昭示后人勿忘祖训,继往开来。

洪皓(1088~1155),江西乐平人(今江西省乐平市)人,生于内忧外患的北宋哲宗元祐年间,卒于国破山河碎的南宋高宗绍兴年代,在国家民族艰难之际,他以天下为己任,怀匡国济民之志,秉忠孝节义之风,谱写了人生和家族的光辉篇章。是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他二十七岁中进士,任礼部尚书时,出使金国,被扣留在荒漠十五年,坚贞不屈,艰苦备尝,全节而归,被誉为第二个苏武。归赠太师魏国公,卒谥“忠宣”公,墓葬鄱阳县古渡镇。洪皓长子洪适,榜眼官至右丞相,太师、魏国公,有四十卷古文字学专著《释隶》闻世。次子洪遵,状元及第,官右丞相、同知枢密院事,少师、信国公,著古钱币学专著《泉志》。三子洪迈曾任翰林大学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魏郡开国公,经纶满腹,用了近四十年心血,撰写了七十四卷《容斋随笔》。世称“一门三丞相四学士”。“四洪文化研究”即指此。

(英都洪氏宗亲代表团向洪皓公墓敬献花篮)

(庆典现场)

(庆典现场:英都代表团的旗帜高高飘扬)

(英都洪氏的宗亲代表在墓前上香)

(少年儿童诵读《洪氏家训》)

(英都代表团合影留念)

(洪再双代表英都宗亲捐资伍万元,赞助洪皓陵园后续工程)

微信图片_201904151702192.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