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咱厝精英】洪鸿图:千里援疆为昌吉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2019-01-24 14:06:27   来源:   

res07_attpic_brief.jpg

在新疆昌吉市人民医院,洪鸿图(右二)指导疑难病例讨论。

【英都乡讯消息】5个月前,他踏上新疆昌吉,在西部边陲这片热土上播洒汗水与真情,演绎医者仁心;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月的春节假期可以回南安陪陪家人,他却主动申请回医院上班。这个人就是南安市海都医院放射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洪鸿图。

2018年8月底,福建省第七批援疆专业技术人才中期轮换人员赴疆,洪鸿图作为南安医疗卫生领域选派的专家启程远赴新疆昌吉市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一年半的医疗对口支援工作。昨日,记者走进南安市海都医院采访这位援疆专家,听听他的援疆故事。

“组织有需要就去”

22日,洪鸿图申请回来医院上班的第一天,记者见到了他,他穿着一件暗红色的夹克,带着一副半框眼镜,待人极为和善,说起援疆故事,他说事情来得突然。

“2018年8月中旬的一天早上,朋友发来信息说南安要派一名放射科的高级职称医师去援疆。还没到医院,书记的信息就来了。”洪鸿图说,那天还没下班,局领导的电话也来了,要将洪鸿图上报到援疆专家名单中。

留给洪鸿图考虑的时间并不多,但他要考虑的事情却很多。一方面科室患者多,平均每天130多人,医生本就紧缺,有签发报告资格的仅3人;另一方面,年迈的父母亲,一个上五年级的孩子和刚刚学走路的小女儿,对妻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一夜无眠,第二天早上,妻子的一句话“去就去,组织有需要就去,家里有我”给了洪鸿图定心丸。就这样,8月30日,洪鸿图踏上了援疆的征途,来到昌吉市人民医院,开启了人生精彩的一页。

洪鸿图原以为,昌吉市人民医院的条件会较为落后,一踏入医院,就让他大吃一惊:医院的设备先进,病人很多。“我能够为科室、为医院做些什么?”这个问题盘桓在洪鸿图心中,他想“爱拼才会赢”,只要踏实肯干,肯定有他发光发热的地方。

第一天上班,洪鸿图发现最棘手的问题是指导放射科的医生们磁共振操作,由于磁共振已经多年未买保修,无法联系到培训工程师,一些检查条件未设好,连膝关节做出来的图像质量都比较差。他便主动联系海都医院的培训工程师,经过远程指导,没半天就解决了问题。看着比较清晰的图像,科室医生们感叹,“洪主任你早该来了”。

这个问题的解决,让洪鸿图和科室医生们迅速打成一片,对他来说,每天上班读片、审报告也成了战场,他们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大家一起解决科室内外大大小小的问题。

兢兢业业“传帮带”

“虽然他们设备先进,但在设备使用、报告规范、人员分工上仍然可以进一步挖掘。”洪鸿图告诉记者,“智力援疆”是援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到新疆就是要把自己所拥有的先进理念传输到当地,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洪鸿图介绍,有时候面对一些疑难病症,科室医生们没有办法迅速给出报告便模糊带过,他主张把片子留下来在第二天早会探讨,集科室之力给患者一个更有针对性、更负责任的报告。如果碰到他也不能解决的疑难病例,则借助泉州、福建的医疗资源攻坚克难。

从此以后,科室早上读片制度逐渐规范下来,洪鸿图每天拿3-5份疑难病例在科室讨论,先由住院医师讲评再进行总结,既培养年轻医生分析、诊断疑难病例的思路,又提高大家的学习热情。

记者了解到,昌吉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每天有300多号病人,是海都医院的2倍多,刚开始,洪鸿图压力很大,看片看得眼睛都要花了,但他坚持每天审核报告,耐心指导年轻医生,使他们能够养成较好的阅片习惯和书写报告习惯。

放射科设备先进、人员充足,洪鸿图认为有些项目可以加大开展力度,医生们的分工可以继续细化,每个人都可以深入某个系统研究,成为各个领域的专家。他深入机房,了解机器使用性能,指导技术人员改进操作方法,特别是MRI的检查技术,提高影像图像质量,科室医生也在找寻自己的专业不断学习。

在传帮带上,洪鸿图还坚持每星期进行一次科室小讲座,讲解疑难病例的诊断和各个系统的影像学表现,提升大家的基础理论水平。同时,他还为基层医院的医生开展影像学讲座。

洪鸿图兢兢业业的工作获得了科室和医院的认可,援疆一个多月后,他被聘为昌吉市人民医院院长助理。

工作之余,洪鸿图还参加指挥部和医院组织的各项公益义诊活动,到丁香社区义诊,参加“扶贫日”义诊,免费发放药品,受到当地群众干部的一致好评。他还积极响应政策,和维吾尔族的一户牧民结亲戚,到牧民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民族团结一家亲。

放弃休假春节也上班

秋去冬来,天气越来越冷,洪鸿图迎来了一个月的春节假期。1月19日晚上,他回到南安,第二天就立马向海都医院党支部书记严敦瑜汇报援疆工作情况,并申请在这一个月回医院上班。

“我们科室人手严重缺乏,我援疆的这几个月,只有2个人可以审报告、签报告。”洪鸿图说,以前还有一人可以轮休,2个人就很难了,科室需要他,医院需要他。

稍作整顿后,22日上午,洪鸿图正式回来上班。他告诉记者,他发现今年还没40岁的科室副主任一头黑发白了一大片,他也有些心疼,这更坚定他的决心,希望在这个月可以为科室分担,也把援疆近5个月的成果和科室医生分享,大家共同学习。

严敦瑜告诉记者,洪鸿图是海都医院首个派出的援疆医生,是南安市首次从基层医院招募援疆医生,也是南安本次派出的唯一一名援疆医生。希望他在医疗卫生援疆工作上持续为当地“造血”。对于洪鸿图主动申请上班之举,严敦瑜觉得十分难能可贵。

不论是在昌吉市人民医院,还是在海都医院,洪鸿图说,自己做的都是职责范围内的事。结束一个月的假期,他将再次启程赴疆,他希望能够继续开展“传帮带”活动,将“智力援疆”发挥得淋漓尽致。

个人简介:洪鸿图,英都人。南安市海都医院放射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南安市高层次人才,从事医学影像工作17年,擅长CT、MRI诊断。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