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溪村的历史文化公园。
【英都乡讯消息】近日,在英都镇霞溪村英溪边休闲漫道上,三五个村民相伴散步,溪边整齐划一的民房内村民安居乐业,同时环村路、历史文化公园也建了起来,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近年来,霞溪村大力发展美丽乡村,推进乡风文明,为村民建设一个宜居新农村。”霞溪村党委书记洪再双表示。
修建环村路发展美丽乡村
“今年霞溪村在南安和泉州美丽乡村暗访考评中都曾获得过第一名的好成绩,而这离不开霞溪村在魅力乡村建设方面下的工夫。”霞溪村村委会主任洪文华告诉记者,村里不少街道已经是一二十年前修建的,每当逢年过节有外出村民回到村庄时常常出现拥堵,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发展需求,为此,从2013年开始,霞溪村开始修建环村路。
“全长7.5公里,我们计划用六七年的时间完成全部建设,现在有5公里的土坯工程和3公里的硬化工程已经建好。”洪文华说,环村路上设置了步行道和排水设施,还有路灯亮化和绿化,“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宽敞的道路也为村民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
其实,霞溪村的新农村建设早在1999年就已经开始规划了,“1999年,我们进行了溪益角落整治,统一规划、统一图纸、统一土地拼盘、统一公共设施布局,沿溪边建设规格相同的民居,以成本价卖给村民。”洪文华说,半山新村也在规划当中,东山小区已经完成征地。“统一建设的新农村不再像以前一样杂乱,交通和环境都好了起来,让村民有了城里人的感觉”。
不仅如此,英溪边10亩的历史文化公园和水库边的亲水栈道也建了起来,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村民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要为村里的美丽建设点个赞。”村民洪先生表示,现在的霞溪村村道干净整洁,房屋整齐,感觉住在城市里。
推进乡风文明构建宜居新农村
不仅是美丽乡村建设,移风易俗的推进让霞溪村也走在全镇的前列。“2009年,霞溪村村民操办红白喜事存在铺张浪费的情况,出殡时纸钱、鞭炮撒一路,又浪费钱财又破坏环境,这些不好的风俗习惯应该摒弃。”洪再双说,对此,在之后的春节期间,他们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和乡贤座谈会,制定村规民约来改变现状。
“当时恰逢村里一名老人去世,村两委和老人协会的成员便主动去该村民家中宣传移风易俗,让该村民减少铺张浪费,成效明显,后来其他村民也都自觉遵守。”洪再双说,现在霞溪村红白喜事都简办,春节也不见燃放烟花爆竹,村民的文明意识、乡风文明越来越好。
此外,霞溪村高效农业、乡村旅游观光等项目也发展起来了。“盘活集体资产和闲置土地为村里带来集体收入,能够更好地建设美丽乡村。”洪再双表示。(据海丝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