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美文选粹】洪天平:请您麻烦我

2018-10-23 10:16:56   来源:   

作者:洪天平

本文标题是我的老朋友也是我的学弟给起的。那天他对我说,不知何故突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想请我把它写出来。因为都是知已,他开个头我大抵明白他的意思了,那就权当“命题作文”吧。

提笔时让我想起郭冬林和买买提合作的小品《有事您说话》。小品中郭子为人忠厚老实但不起眼,在单位是个默默无闻的“斗筲之辈”,常常被人“忽略不计”了。他也想受人尊重让人高看,便挖空心思帮领导和同事买卧铺票、送煤气罐什么的,以此证明自已的价值和能耐,熬夜赔钱都不在乎,就为那张薄薄的面子。为此常常和妻子闹不愉快。

生活中“不对称”的例子很多。有一次陪几位友人应邀进城到一位“头儿”家中吃饭,席间主人非但不动筷子,而且始终双手抱胸微笑点头:“你们吃,我不饿……”,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让人别扭。现如今哪家没饭吃,而且一日三餐是一种程序,不一定饿了才吃饭,不像从前饿了没饭吃。从前是菜里捡肉,如今是肉里捡菜。既是朋友饭局,就应该讲究一个舒心平等还有礼节。悻悻散席时,我说这样施舍一般的宴席,即便是饕餮大餐,有何稀罕。也许人家只是“无心之过”吧,不过总是让人想起古人就有“与村夫交谈不改谦卑之态,与王侯散步不露谄媚之颜”的品德。做人啊!要精三分,憨三分,留下三分暖别人。

人际关系,尤其是同学和战友,更须搭建一个相对平等的台子。听说哪一年哪一届的同学会,台上坐的不是“头”就是“款”,发言时,台上的对着麦克风像在训话,大侃其“阳关之道”。这时台下的不开心了:“太自恋了吧!还大言不惭呢,怎不记得当年老是抄人家作业。”不言而喻,这样的同学会难免骚动了,变味了。于是我想,但凡同学会战友会,是否考虑开成“圆桌会”,没有等级观念,没有行政味道,没有“喝咖啡”和“吃大蒜”之分,也省却那些读好书没前途,读不好有出息的是非和尴尬。都说“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道理摆在那里,大家都懂的。

几天前的一个傍晚,街坊的一位熟人非要用摩托车送我一程,说是很感谢上次他和老伴搭我的车进省城。哦!这下我明白了,他是想用“短途”回报我的“长途”之情哪,尽管我这时本想饭后散步,还是愉快地搭上他的“摩托之旅”。

其实,一个人总帮人而不用人帮未必是好。哪个都不是生来就皮糙肉厚,都有“里子”和“面子”。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古时就有书生帮写信农夫帮犁地,还有缝衣裤换劈木柴的。倘若人际关系一边倒,一方兴奋不已,一方灰头沮丧,这副牌子便不好玩了。遇到总是蹭饭的大家心里都唏嘘,同理,让你总吃免费的午餐也叫人心里不踏实。

都说“刷存在感”,这个大家还是多少需要的,在人格上也是正常的。谁也并非天生属于“鱼腩之辈”,请给小人物一些机会吧。这个社会还是协调的好,大有大的功效,小有小的作用,大石垒坝需小石作垫,小石一松大石悬空。还人面子,给人尊严,拉近关系,搭起桥梁,缩小缝隙,拓展渠道,在互动中平衡心态。这应该算是起码的人际关系要素,与官大官小和钱多钱少无关。

俗话说:“常赶集,哪能不碰到亲家”。遇到有意思的人,你会觉得更有意思。亲爱的朋友,其实我也想说,大家不必客气,有事您说话,请您麻烦我!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