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夏令营社团活动公益讲座 这个暑假,孩子的生活缤纷多彩

2018-07-27 09:45:53   来源:   

res11_attpic_brief.jpg

英都镇支教大学生吴德进正在上象棋课。

【英都乡讯消息】“好,现在我来检查下大家的作业,看同学们写得怎么样?”昨日下午,记者走进英都镇龙江村龙江青少年活动中心,在书法班教室里,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凌敏正督促着学生认真练字,和她一起教学的还有另外3位大学生。

这是英都镇“心系留守儿童、情暖外来工子女”夏令营活动的其中一个班级,除了书法班外,今年夏令营还开设了作文班、南音班、象棋班等7个班级,总生数达到336名。

今年暑假,在南安各中小学或村镇两级活动中心,可以看到不少类似的夏令营及社团活动,主办方或借助社会力量,或组织在校老师,或结合大学生支教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公益夏令营4年陪千名儿童过暑假

“这已经是我连续3年来这里支教了,从高三毕业的暑假算起,到今年大二结束,每一次我都没落下。”家住安溪城厢镇敦坂村的学生吴德进是今年英都镇“心系留守儿童、情暖外来工子女”夏令营大学生支教团的组长,也是资历最老的。他告诉记者,今年一共有37名大学生前来支教,8个兴趣班分配下来,每一班都能有4个及以上的老师,这就保证了教学的质量。大家前期要做好教学计划,每天按照固定的功课 表来上课,还要给学生布置作业,整体来说很是规范。

英都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洪本训是活动的负责人之一,他表示英都镇已经连续4年组织暑期夏令营,主要服务英都镇的留守儿童和外来工子女。刚开始开营时,只有10名支教大学生,学生有100多名,发展到今年,有37名大学生和336名学生,4年共帮助近千名孩子度过一个充实有益的暑假。

“这些大学生都很认真,有些是外县市甚至外省的,这段时间都要住在这里,基本就没什么暑假了。”洪本训说。本次夏令营时间从7月18日开始,要持续到8月18日才结束。除了本地的大学生外,其他学生吃住都在活动中心。

洪本训告诉记者,夏令营连续办了4年,每一年都是公益性质,除了各级政府有出资外,社会热心人士也会踊跃捐资,用于夏令营的日常运转。

“除了大学生支教团外,英都镇、龙江村一些热心肠的退休老干部及英都中学、英都中心小学的几位老师也都来这里自愿帮忙,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让大学生们能够安心教书。”龙江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洪斌红如是说。

精彩社团活动丰富暑假生活

除了大学生支教团外,今年暑假南安各镇各校也利用社会资源,打通渠道,采取多种方法来丰富学生的暑假生活。

7月21日,2018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小学组)第八营区开营仪式在福建南安开营,本次小学组第八营区活动持续至26日,来自海南、广东、江西、福建四省的足球小将分20支队伍、5个组别进行为期一周的单循环角逐,最终入选最佳阵容的选手将获参加全国总营的资格。

石井镇这几天就迎来了杜雅婷、杨博和林月钗3位清华大学博士生,他们利用3天时间走访了院前芯书屋、溪东芯书屋和杨山农家书屋,他们不仅向当地学生们介绍了清华大学这一高等学府,还给大家指导学习方面的问题。能够得到清华大学博士生的现场授课,对于石井学子们来说尤为可贵。

在霞美镇,霞美村陈氏宗祠变身文化大院,在此开设了南音、象棋、书法、乒乓球等公益社团活动,平日里,宗祠还会开展“道德文化讲堂”,内容涵盖二十四孝、移风易俗、家风家训等,面向全村村民免费开放。

在蓬华镇,蓬华中心小学华美校区已经开展了二期暑假社团活动,当前第二期开设有作文、乒乓球、象棋、国学经典等,每个社团由两位辅导老师负责,采取自愿报名、无偿培训的形式,共吸引了70多名学员主动参加。

在金淘镇,斗南小学暑期社团活动近期也拉开序幕,暑期“小书虫”阅读社团和“小健将”乒乓球社团同一天开班,70名学生们开始了暑假的快乐之旅……

学校、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多类单位打通渠道,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扎实基础。纵览这些夏令营,我们可以看到组织者的用心,不仅注重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和熏陶,而且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也下了一番苦心。(据海丝商报)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