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海丝商报》报道:祈福闹新春 万人共赏拔拔灯

2018-02-26 14:40:48   来源:   

res07_attpic_brief.jpg

res11_attpic_brief.jpg

除了常见传统的红灯笼,也有别样的花灯。

res15_attpic_brief.jpg

拔拔灯队伍进入洪氏家庙绕圈后,还会继续前进至英都镇各个村落。

res19_attpic_brief.jpg

群众在英都镇参加拔拔灯闹春祈福活动。

新华社

res23_attpic_brief.jpg

长长的拔拔灯队伍在英都镇穿行。

    【英都乡讯消息】正月初九“天公生”,数千盏灯笼照亮了南安英都,延续了500多年的拔拔灯,24日晚上如约而至。25支队伍穿梭在大街小巷,上万人参与,13500米的“灯龙”超级壮观,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数不胜数,规模创历史之最。

    男女老少扶灯绳“护灯” 家家户户放鞭炮“迎灯”

    24日傍晚5时许,25支队伍集合完毕。每支队伍少的五六十人,多的超过百人。

    6时许,活动正式开始。紧随神轿的每个灯阵由一名强壮的男子肩负绳索拉纤,其后的男女老少扶灯绳“护灯”,缓慢前行。灯阵之间,舞龙舞狮、拍胸舞、花鼓表演、大鼓吹等闽南民俗纷纷上场。灯阵所经之处,家家户户燃放烟花鞭炮“迎灯”,祈盼福降家门。

    每阵队伍第一个人俗称“灯首”,“灯首”是一种荣耀,要去年正月初九至今年正月初九结婚或添男丁的人家才有资格“竞争”。

    一年一会凝聚亲缘 拔灯队伍更具年轻化

    “这项民俗活动历史悠久,仪式定型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作为国家级非遗“南安英都拔拔灯”代表性传承人,廖榕光对各项仪式非常熟悉。

    他向记者介绍,游灯全程长约5公里,第一个灯阵游完回到昭惠庙,最后一个灯阵才出发,头尾相接。“今年最长的灯阵有250米长,队伍十分壮观。”

    在廖榕光看来,一年一度的拔拔灯不但寄托了村民向“天公”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中添丁进财的心愿,而且成了凝聚亲缘族缘的一条纽带。

    在拔拔灯现场,记者发现,灯阵队伍也更具年轻化。“年纪大了,该传给年轻人了。”已经在灯阵“退休”的洪老伯看来,“拔拔灯”之所以能保留500多年,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重视和传承。让他感到欣慰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并没有因为“拔拔灯”是体力活而放弃,反而有兴趣的人越来越多。

    央视《中国影像方志》栏目组 走进南安拍摄拔拔灯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也吸引了《中国影像方志》栏目组前来拍摄。

    “场面超乎想象,非常震撼!已被拔拔灯这项民俗活动深深吸引!”在活动现场,中央电视台《中国影像方志》栏目组也在紧张地拍摄英都拔拔灯。

    在提前参与了拔拔灯彩排活动后,栏目组负责人张蕾告诉记者,以往听说过此类民俗活动,但未参与过。原先栏目组的安排是先到英都调研拔拔灯的活动情况,没想到实地走访后,大家都被活动吸引,决定直接进行拍摄。“摄制组于22日就进行踩点调研。摄制组早上4点多就起来拍摄,将拍摄至晚上12点左右。”

    “我认为英都拔拔灯是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贴近群众生活的一种民俗活动。在这里,群众既是观众,也是参与者,还是主角。它是南安人生活状态的浓缩。”张蕾说,英都拔拔灯是了解南安的一个开始,从该民俗文化中可以看出南安人睦邻友好、宗亲团结。

    据悉,《中国影像方志·南安篇》摄制组,将从文化记、历史记等篇章,每个篇章将由人物进行串联。郑成功、李贽、九日山、英都拔拔灯等内容将在节目中得到展示。《中国影像方志》目前已在央视1套、9套、10套播出48集。(据海丝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40702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