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英都长潭昭惠庙(水口宫)复建落成开光

2018-02-06 15:12:42   来源:   

    【英都乡讯原创,榕光、烨高报道】2月5日(农历十二月二十日),位于英都镇英东村狮子山西麓的昭惠庙(长潭昭惠庙,又俗呼“水吼宫”、“水口宫”)隆重举行复建落成暨晋神开光仪式。

    长潭昭惠庙系英都最古老的民俗神庙之一,据考证始建于宋,是当年长潭码头商务活动繁荣时商户所立的当境神庙,奉祀九日山昭惠庙分灵之海神仁福王。明清以后,由翁山洪氏西四房分居西庄美自然村的裔孙接续奉祀。废祀于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2016年春西庄美村民集资复建,2017年十二月竣工,重塑海神仁福王神像。

    2月5日,新落成的长潭昭惠庙举行盛大法会,为仁福王金身开光,为四方善信祈福。

    新落成的长潭昭惠庙毗连英东村开发建设中的白玉新村,坐东朝西,面向玉湖(即长潭码头遗址,今建成玉湖),为重檐歇山式四垂宫殿,神龛的对联“朔源流梯航万国,传祀典垂佑千年”概括了该庙与海上丝绸之路东端发祥地的渊源关系。

    位于丰州九日山的昭惠庙祖庙的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到现场指导,对长潭昭惠庙复建落成表示祝贺。

    [附:英都长潭昭惠庙史略]

英都长潭昭惠庙史略

    长潭溪是英溪最大的支流。宋代,泉郡望族王姓有一派聚居英都的恒坂、走马墩,人口众多,形成了恒坂墟农贸集市(又称“王坂墟”)。恒坂墟集市的建立,带动了英溪河运的繁荣。船夫拉纤,小型驳船经拉纤逆流而上可到达恒坂墟渡口樟林潭。但长潭段溪面开阔,水势到此趋缓,且又有空旷的溪埔,是天然的泊船良港和装缷货码头。从英都运往泉州港的大宗农产品如粮食、茶叶、丝绸、木材薪炭都在此交易装船发运,而从泉州运入英都的红砖、杉木、石灰等大宗建筑材料及日常生活用品亦在此缷船登陆。长潭码头成为当时英都的大型农产品物资集散地。风樯摇动,商肆林立。现在的“吟下”、“后埔巷”、“将军脚”、“航尾”、“店仔口”等地名,都是当年此地商务活动繁荣的见证。长潭昭惠庙是当时的商户、船家从丰州九日山下昭惠庙分炉而来的当境神庙。

    长潭昭惠庙位于狮子山(又名“紫山”)西麓,背山面水,座东朝西,面向长潭码头及“吟下”街市,奉祀海神仁福尊王。因地号“石狗穴”而被俗呼为“石狗宫”,还因溪岸有巨石拍浪发声而别称“水吼宫”、“水口宫”。宋时香火最盛。元兵入泉后,作为宋室功臣后裔的王姓拒不归顺元廷,为避追杀,乃远离英都,昭惠庙香火一度式微。入明,翁山洪氏接续奉祀,西四房分居西庄美村的族裔奉为当境神庙。虽然后来随着英都墟市的转移,英溪码头从长潭移至董林、西湖,但沧海桑田的变化并未影响一方善信对仁福尊王的信仰崇拜,长潭昭惠古庙香火依然传承。

    1966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长潭昭惠庙被毁。2014年西庄美善信商议复建事宜,适逢英东村民委员会规划建设“白玉新村”,经统筹协调,于2016年南移庙址择吉地复建,始成现在规模。

    长潭昭惠庙是英都现存的古庙之一,见证了七百多年来英溪河运的变迁,与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传承着一代代人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信仰崇拜,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作者:榕光)

相关热词搜索:40702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