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乡讯消息】在泉州南安的董林古桥桥头,树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海上丝绸之路始发点"几个大字;那里还保留着老一辈行船人留下的、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活动——“拔拔灯”。洪平河就是在这样一个有着浓厚海洋文化氛围中出生、成长起来的。洪平河,英都镇霞溪村人,现任海运集团所属船舶大管轮兼见习轮机长。
2005年,洪平河从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轮机工程专业毕业,进入福建海运集团工作。他从最普通的实习生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历任船舶机工、三管轮、二管轮,直至现在的大管轮。随着职务以及工作内容的变化,他深刻的意识到自身业务能力急需提升,他先后积极主动报名参加了集美大学和上海沪东船厂的专业培训学习,并顺利考取大管轮、轮机长证书。在12年的航海生涯中,航迹遍及国内外几十个港口,累计航程三十几万海里,大约可绕地球14圈。他工作的船曾参与过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他帮带过的实习生也逐步成公司船舶轮机员,有的还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自己也先后被评为2013年度、2016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在他担任大管轮的这36个月里,他严格按照国际航行船舶的安全标准来对机器设备定期检查保养。得知以往案例中,有发生过主机循环舱进水而引起船舶停航的事故。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发生,他进入封闭、狭窄、充满油污的曲轴箱里对过渡垫片进行检查,并更换老化的垫片,保证循环舱密封性,确保船舶能安全航行。他也在物料和备件上废旧利用,为尽量为公司节省成本。他协助过轮机长排除主机不能起动、不能换向、单缸不发火等故障。对这些紧急故障处理之后,他作了分析总结记录,为今后工作更好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就在2017年7月4日,“金海众"轮在长江口准备进港的备车中,出现主机第3缸没有正常发火工作,在这紧要关头,他急中生智,立马带领机工长开展排查故障工作。通过认真检查,分析推断,认为是高压油泵吸油阀不能正常动作,无法向喷油器供油。他采取了应急操作方法,使用专用工具把吸油阀打开,使高压油泵正常供油,主机恢复正常的工作转速,船舶顺利完成了航次计划。
2017年10月,洪平河光荣地被评为交通集团“十大青年标兵”。
来源:中共福建省海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