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乡讯原创,烨高报道】2017年10月4日,传统的中秋节这天一大早,在英都镇的石泉禅院,800多位年逾古稀的老寿星在檀越祠的寿星楼欢聚一堂,共庆佳节,成为英都镇欢度中秋佳节的一大盛事。
遵循例俗,石泉院的僧人先在大雄宝殿诵经礼佛,为寿星祈福,接着在檀越祠举行祭祖仪式,寿星们上香祈愿。然后,举办单位——石泉院管理委员会在寿星楼召开敬老座谈会。
大会邀请到乡贤洪自强、洪千枝两位在政府、部队服务的宗亲到会指导,他们衷心祝福寿星们健康长寿!
石泉院管委会负责人洪本炎在座谈会上说,今年中秋节恰逢国庆长假,敬老宴隆重举行,首先应该感谢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祝福伟大祖国繁荣富强。
中午12时,举行敬老宴会,筵席的第一道菜是“鸡蛋面线”,这是为寿星们贺寿的最高礼节。
石泉禅院的中秋一系列敬老例俗,始于清康熙初年,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翁山洪氏东轩四房的先贤兴业公首创的。兴业公筹集资金,置田斋僧,以禅院的公田收益之节余,每年中秋节举行敬老尊贤活动。解放以后僧侣还俗,土地改革石泉院的“佛田”归公,中秋敬老活动随之中断。至2001年,热心人士倡议恢复这一良俗,并成立了石泉院管理委员会,至今已连续举办17年了。负责人洪本炎说,有社会热心人士的支持,我们有信心将这一有意义的活动传承下去。
座谈会上还举行非遗项目授牌仪式。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洪自强、南安市非遗保护中心专家组成员廖榕光,把南安市文体新局颁发的市级非遗保护项目“英都石泉院中秋节敬老宴”牌匾授予石泉院管委会。
廖榕光在会上介绍说,这个非遗项目是石泉院管委会申报保护的。专家组经调查论证,确认这是南安市唯一的在中秋节开展敬老民俗活动,对倡导尊敬老年人、关爱老年人、为老年人办实事具有现实意义,是值得保护和传承的古代公序良俗。(摄影:好人缘婚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