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乡讯】“去秦邦,去秦邦,我不第还来,一去三年,百两黄金亦都用尽。看我遍身于褴褛,头举都不起。思量无计智,来去西轩寻我周氏;谁思疑,谁疑我爹妈来到只,骂子一于身无志气,妻不下机,嫂不为炊。今日方知,想今日于方知恨我命运都究末是。悔当初何卜秦邦去,致惹今于旦有只万苦千辛,卜共谁诉起……”日前刚刚结束的泉州市第27届中小学生南音比赛小学生演唱比赛项目中,英都中心小学准四年级学生刘子忻凭借一曲《去秦邦》获得小学组演唱三等奖,这是刘子忻继2017年南安市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拿到一等奖之后的又一奖项。
据了解,泉州中小学生南音比赛,是由泉州市所属13个县(市、区)派出的代表队来参赛的。比赛分为中小学演奏、中学演唱、小学演唱3个项目。本次比赛共有36所小学、20所中学的代表队参赛。刘子忻作为2017年南安市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直接获得参加泉州市比赛的资格。
近日,记者驱车前往刘子忻的家里,了解她学习南音的幕后故事。
“可以说子忻学习南音是出于机缘巧合。”刘子忻的妈妈郑春华笑着说道,子忻在读二年级的时候,参加学校举办的校园歌手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彼时英都中心小学正在组建一支南音队,看中子忻在歌唱方面的表现,便选择子忻作为校南音队的其中一员。就这样,刘子忻与南音结下不解之缘。
刚开始学南音时,刘子忻连谱都看不懂,更让她发愁的是,由于南音唱腔大多表现较文静的历史人物故事,加之使用的是泉州地方方言,学南音显得有点吃力。但子忻并没有因此放弃,只要一有时间,子忻就会抓住时机练习南音。
时间一长,刘子忻渐渐对南音有种爱不离口的情怀,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总会充分安排时间自主练习南音。“刚开始学的时候就一直很喜欢哼唱,尤其是在洗澡的时候,更是唱得起劲儿。”郑春华告诉记者。
2017年7月,“格雅装饰杯”南安市2017年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在英都中心小学举行,刘子忻代表学校参赛,最终从50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的佳绩。
“子忻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一年时间获得如此突出的成绩,还离不开学校对南音的重视。”刘子忻的爸爸刘耀明表示,近几年来,英都中心小学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师生素质和谐同步发展”的办学理念,锁定“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个性特长的创新人才”的艺术教育目标,将南音特色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实施“魅力南音”计划。学校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围绕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南音引入课堂,以南音教学为办学特色,开发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南音教材”,通过南音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除了在南音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外,刘子忻还是一个全能型的学生。在学习上,刘子忻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都获得学校“三好学生”。在才艺方面,刘子忻更加出色。如参加2015年“我爱我家——校讯通杯”校园歌手比赛,荣获一等奖,2015年“校园文化艺术节”二年级合唱比赛,被评为“小小指挥家”;2016年“纪念长征、唱响英小”校园歌手选拔比赛,荣获二等奖;2016年秋季“红色基因,我们传承”手抄报比赛,荣获二等奖;2017年南安市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一等奖……(据海丝商报 记者戴晓东 通讯员王小双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