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乡讯,摄影:洪伟财 配文:点点】三伏天,烈日下,稻浪翻滚,大地焦灼。艳阳在烘烤,空气像燃烧。夏收悄无声息地来了,迈着轻盈的步子,带着收获的希望和喜悦。稻子成熟了,金灿灿的稻田,那一串串饱满充实的稻穗,承载着的,是农人一年的寄托和梦想。自古以来,人工收稻,成为亘古不变的劳作方式,机械化普及之后,也有用拖拉机收水稻的。
稻田里机声隆隆,一台台收割机唱着欢歌,正在田里来回穿梭,将沉甸甸的稻穗揽入“怀中”。当风儿吹过田野,吹黄了稻子,金灿灿的稻谷,笑弯了腰。
收稻子的动作优雅却不轻松:右手握镰,左手抓稻。手起镰落,稻子就乖乖地顺着一个方向成拢。成拢的稻子置于左脚脚面,在双手的共同配合下,稻子随着脚步前行。根据稻子的长势和稀稠,一般四五步一个麦捆。前一个人下靿,把自己收割的稻子放上去,置于身体左侧。后一个人赶上来时,也把自己收割的放上去。然后“三把”捆靿,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井井有条。
扬场的场面,充满着丰收和喜庆的感觉,更有一股扬眉吐气的感觉。微风里,一木铣混合物当空起舞,稻粒和稻衣就截然分开了。
从空中看收稻子的阵势,完全是半个北回的大雁阵容。一字排开,错落有致。倒地的稻捆就像草地上的羊群,也像天上的星星,整齐有序地散落人间。
挑天晴的日子,早早起来把谷子铺开,这叫“披粟”。最怕下起雷阵雨。守场的人要提高警惕,步步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