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厝边代志】雨花斋免费餐厅

2016-11-22 10:24:09   来源:   

    res07_attpic_brief.jpg

    【英都乡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错了!近日,在南安市仑苍镇仑苍村新开的一家餐厅就免费提供午餐,不管你是老人、小孩或是工人,在这里都能享受到可口的素食大餐,只有一点要求,碗中的饭菜不能剩,必须“光盘”。

    该餐厅名叫“雨花斋”,是一家意在向公众传播“感恩”理念的免费餐厅,在全国很多城市均有连锁店,但在南安尚属首家。

    饭菜不错比外面煮的好吃

    昨日11时许,记者看到,此时“雨花斋”餐厅吃饭的人还真不少,以老人居多,也有工人、小孩。

    “雨花斋”有一两百平方米,10多张桌子,厨房没有完全隔离,能看到里面的工作情况,门口是饭碗回收处,旁边是一些水壶,上面写着“惜福水”。几名工作人员在给食客盛饭菜时,嘴里会念着“感恩吃素”,饭菜打得适中,还会提醒食客要“光盘”,吃完不够再来打。

    记者注意到,餐厅正面是一张孔子画像,左右两边写到“孝感天地化德雨,悌召身心生妙花”,其他墙面写着一些格言,如《雨花五了》:“吃了就好,做了就好,够了就好,舍了就好,了了就好。”餐厅里还有投影机,放的是一些教育方面的片子,总体来说,能让你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

    阿婆洪位一边吃一边告诉记者:“这些人态度很好,吃的也不错,照顾老人,大家吃得很开心。”

    在附近打工的刘先生说,这里环境还挺不错,卫生也好。有时中午来不及做饭,来这边吃一下,挺不错的,比外面煮的还好吃一点。

    免费午餐如何做到?

    “雨花斋”如何做到免费,昨日,记者采访了发起人吴建书以及餐厅员工。

    “人生下来肯定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为他人做事,这样才会开心、快乐。”吴建书说,创办“雨花斋”,主要是它倡导的理念与自己的相吻合,一是素食健康文化,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特别是孝道。

    吴建书说:“‘雨花斋’是由我的厂房改建成的,不用房租,每天一两百人吃饭,花不了多少钱。我身边有很多做慈善的人,这个餐厅并不是我一个人在做,有很多人都在出资出力。”

    60多岁的吴业贤是餐厅主厨,以前做水暖生意,儿女成双,如今退休赋闲在家,“我刚好听说乡贤吴建书开了家素食餐厅,就主动来做义工,服务人群主要是老人、小孩,还有打工的,或是环卫工人。前两天来吃的人很多,一般都达到150到180人”。

    赵本清也是一位退休老人,自发承担餐厅做饭工作,“早上6点半就要过来洗米淘米,一共蒸了5屉饭,晚了就来不及了。”他说,他就想做有意义的事,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出去做生意,他们就来服务老人,这是在做慈善。

    负责洗碗的是吴德祥,以前是一位老师。他表示,他看到这么多人热心这个事情,就自发过来帮忙。

    负责店里财务的车士平表示,目前店里每天菜金花费500元左右,主要靠吴建书出资,有的食客也会捐些菜、米或钱财,他会开票据,等到月底将这些捐款明细及资金用处在公开栏公开。但他们不会放功德箱、募捐箱之类的东西在店里。

    “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人手短缺。”车士平说,店里得有10多名义工才忙得过来,尽管周围村民常来帮忙,但还是不够,他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

    饭菜不能剩米粒不能撒

    昨日饭菜主要有土豆片、包菜、豆皮等。记者也尝了份免费午餐,每样打了一份,饭菜口感还不错,虽然没有肉,但吃得很香。

    吃完后,记者正准备抹嘴走人,却被提醒,要倒碗“惜福水”就着碗里剩下的汤汁一起喝下,寓意“节俭,不浪费一丝一毫”。之后,将碗筷放到规定位置。

    如果遇到留下剩饭剩菜的人怎么办?车士平说,他们不会去呵斥对方,但会拿过饭碗,将碗里的剩饭剩菜吃掉,“客人一看,就会认识自己行为不当,下次就知道勤俭节约了”。

    车士平说,如果有人吃饭时撒落米粒、饭菜在桌上,他们也会过去捡起,对方看到后,下次就会注意,不会撒落米粒、饭菜。小孩看到后,也会因此受到教育,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我会一直把‘雨花斋’办下去的。”吴建书表示,他希望更多人来吃,这样能将感恩文化传播出去,造福社会。(据《海丝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雨花 餐厅 边代志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