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嫌正在切菜喂鸡鸭。
【英都乡讯】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种对幸福的理解,对幸福的演绎。在今年68岁的英都镇霞溪村村民吴嫌心中,所谓幸福就是孝敬父母、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子女成才、平安是福。
孝敬长辈照顾病榻中的婆婆和母亲
清晨,天刚蒙蒙亮,英都镇霞溪村还沉寂在一片宁静中。吴嫌已经挑着水桶,在菜地里浇菜,从村道上经过时,她跟往来的熟人打着招呼,布满皱纹的脸上带着微笑。
说起吴嫌,霞溪村村民总是不住夸赞。别的不说,光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孝敬双亲,起早贪黑劳作,嘘寒问暖,有大小事务必先征求老人意见,就值得大家去学习。
多年前,年近九十岁高龄的婆婆临终前突然卧病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每天,吴嫌端着煮好的饭菜给婆婆喂饭,跑前跑后端汤熬药,为婆婆洗澡擦身子打理大小便,毫无怨言。
“都是应该做的事,所有人都有老的一天,作为晚辈我们有义务照顾老人。”吴嫌告诉记者。
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吴嫌在尽心照顾婆婆的同时,不忘娘家中百岁的老母亲。之前,百岁老母亲还在世时,吴嫌隔三岔五就回娘家看望,老母亲弥留之际,她更是夜以继日天天陪伴。
“老人就有老脾气,吴嫌照顾老人非常尽心,我们这些邻居看在眼里非常感动。”霞溪村村民洪大爷说。
疼爱晚辈端屎端尿照顾受伤儿媳妇
一双粗糙的双手和一直皲裂的脚,是吴嫌几十年来不断操劳家务的证明。3个孩子长大后,各自有自己的家庭,带着子女在外面打工。如今,吴嫌与老伴两人守在老家的房子里。
吴嫌虽然不识字,但作为母亲,她关怀子女,对孩子的爱一样都不少,关心孩子又不溺爱孩子,教育他们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孩子多的时候,家庭经济并不好,为了让家中老人、小孩吃得有营养,吴嫌养鸡养鸭,种植水稻、瓜果,变着花样给家人做饭,勤俭持家。如今,她依然种植各种蔬果,每次孩子回来,离家的时候总能带走大包小包的土特产。
生活的苦难没有冷了吴嫌的心,反而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大爱的含义。
5年前的一天,天下着雨,儿媳妇带着小孙子去上学,在路上不小心摔倒了,两人身上都多处受伤,缝了很多针,生活暂时不能自理,行动不便。吴嫌跑前跑后端屎端尿照顾儿媳妇,毫无怨言,儿媳妇非常感动,直言遇到好婆婆。
“长辈是用来孝顺的,晚辈是用来疼爱的。一家人在一起,就是要相亲相爱,不然怎么叫家人?”在吴嫌眼中,她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常,都是应该的。
吴嫌是个好媳妇,也是个好母亲。在邻里眼中,她很热心善良。只要邻里有什么需要帮忙,吴嫌都会伸出手帮一把。(据《南安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