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洪宗洲:金英沃土 耕读世家

2025-08-26 10:06:15   来源:   

人物名片

1.jpg

洪宗洲,1970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全国代表、福建省青年摄影协会会长、福建省摄影家协会青年艺术委员会主任、泉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福建省历史名人研究会荣誉会长、中国传媒大学特聘主讲教授、泉州华光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泉州市文化名家、泉州市高层次人才、福建省摄影家协会成 50周年优秀工作者、上邦国际摄影俱乐部顾问、南广公益基金创始人。

曾远征南极北极,多次担任省展全国摄影大展评委,已有300多件摄影作品在全国及国际大展、大赛中入选、获奖,荣获福建省委省政府百花文艺奖、福建摄影金像奖、全国人才新闻工作摄影大赛一等奖等。



金英沃土 耕读世家


文|洪宗洲


     南安市英都镇,古称英山、翁山、金英,自宋元时期便以"武荣粮仓"之誉名扬八闽。七岩八院隐匿于形似莲花的青山之间,晨钟暮鼓里禅音袅袅,为这片土地晕染出超凡脱俗的宁静气质。英溪董林古码头曾百舸争流,满载金英稻米的醇香、英山茶的清冽与翁绢的细腻,顺英溪而下直抵刺桐古港,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将东方风物运往世界。《泉州府志》中"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壮阔图景,在此镌刻下千年印记。这片土地既是商贸通衢,更孕育出绵延不绝的耕读文明,明代时,金英米莹润如玉、英山茶甘冽沁心、翁绢薄若蝉翼,三者以超凡品质同列宫廷贡品,匠人的聪慧巧思,尽数凝聚于这方天赐瑰宝。


2.jpg


      翁山洪氏始祖于宋末元初择居于此,世代恪守"诗书传家远,耕读继世长"的祖训。纵使早期四代单传,仍未动摇对农耕与学问的坚守,直至六世分十二房,家族终迎枝繁叶茂。明清两代,18位进士蟾宫折桂,65位举人金榜题名,63位贡生、570位秀才如星辰闪耀。而今,二十余万洪氏后裔遍布四海:从政者心怀黎庶,从农者深耕沃土,从商者勇立潮头,从文者守护文脉,在各领域续写家族荣光。

3.jpg


      洪启睿高中万历壬辰科会元,金殿传胪,为官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明代另有左布政使洪启初、洪启胤等族人共铸朝堂辉煌。明清以来,"祖孙四代十进士,父子一博双翰林""解元传胪鸿博第,将相公侯郡马家"的佳话,让此地以人文荟萃闻名遐迩。清代乾隆初年,洪世泽以"天下三博"之誉入翰林院修史,与其父老翰林洪科捷急流勇退,辗转丰州、福州等地书院,以笔墨为舟延续文化命脉。


4.jpg


      漫步今日英都,百年老校英都中心小学书声琅琅,传承着跨越时空的求知薪火,南安三中历经岁月沉淀,以深厚底蕴与卓越教学跻身省一级达标高中,成为培育英才的摇篮。龙山书院、水沟馆、溪溢馆孕育的耕读光芒,始终照亮翁山莘莘学子的前行之路。古往今来,薪火相传,续写着永不褪色的教育华章。


5.jpg6.jpg

      洪氏望族,继往开来,续写传奇新篇。"中国军乐之父"洪潘奏响激昂序曲,开创中国军乐先河;华侨洪成琳等人倾资创办"翁山侨立学校",洪恩惠回乡独资创建恩惠中学,洪恭兰等侨胞兴建侨联大厦、修缮古迹,洪国厦捐建南安三中国厦楼与科学楼,旅印侨亲捐建英都中小学教学楼……他们以赤子之心,诠释着对故土的眷恋与奉献。


7.jpg8.jpg

      英都镇1.3万亩耕地沃土,被群山环抱如屏,引碧水蜿蜒似带,每亩良田可产粮近千斤,无愧"粮仓"美誉。先民在稻花飘香中领悟"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智慧,农忙时躬身垄亩,农闲时栖身书院,将"耕可立身、读可致远"的信念,深深镌刻进血脉。


9.jpg10.jpg

      如今,耕读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泉珍合作社以古法为魂、科技为翼,稻渔共生实现"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的丰收盛景,打造出备受赞誉的"米中贵族";英山茶沿袭传统工艺,重现贡茶韵味;曾为贡品的翁绢融入现代设计,重获新生。从海丝古埠到阀门名镇,从朝廷贡品到现代农业,英都镇始终以"耕"为根、以"读"为魂,翁山洪氏后人承先辈之志,在这片金英沃土上接续耕耘。


11.jpg12.jpg

     当五矿智慧工坊·中国(南安)高端阀门智造产业园的齿轮,与这片土地的脉搏同频共振;当"天下阀门一片洪"的豪情,与央企实力碰撞出璀璨火花,金英沃土的新篇章正以震撼人心的姿态铺展。百亿元的年销售额,是英都阀商创造的阀门王国;而产业园的落地,则是向世界发出的时代邀约!这里,有耕读传家的深厚底蕴作基,有海丝古港的开放基因赋能,更有现代智造的硬核实力护航。



13.jpg14.jpg


     "来英都,展鸿途",不仅是一句热忱的召唤,更是这片土地从"武荣粮仓"到"阀门名镇"的华丽蜕变中,对未来的铿锵誓言。翁山洪氏的血脉里,耕读的坚守与开拓的勇毅从未褪色,如今正化作推动产业升级的磅礴力量,让金英沃土在新时代浪潮中,既延续千百年文脉荣光,更奏响智造强国的激昂乐章,书写属于英都、属于时代的不朽新篇!

(来源:福建旅人文化平台)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