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蛇类活动进入活跃期。为了让广大村民掌握蛇类咬伤的应急安全处置知识,减少生命伤害,6月27日上午,大新村“党建+”邻里中心、大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新村老年协会、大新村老年学校在大新村家风家训馆举行毒蛇咬伤应急安全知识讲座。
活动由大新村老年协会副会长、大新村老年学校校长洪诗平主持。
英都镇老年协会副会长、英都镇老年学校校长、大新村老年协会会长洪德辉围绕着下面几个方面作具体介绍。
一、夏季蛇类活动规律。
1、活动高峰期:蛇类喜温湿环境,夏季是活动频繁时段。
2、常见区域:草丛、灌木丛、溪边、老旧房屋、农田及绿化带等。
二、防蛇指南:
1、居家防护。(1)、定期清理房屋周边杂草、杂物,堵塞墙洞缝隙。(2)、家中撒石灰粉或雄黄粉,或安装纱窗纱门。
2、户外活动。(1)、进入山林、草丛要配备自身防护装备,携带竹木棍打草惊蛇。(2)、避免徒翻动石块、枯木,夜间行走使用照明工具。
三、遇蛇应对:冷静处理保平安。
野外遇蛇切勿慌张,保持2米以上距离,缓慢退离,切勿攻击或自行捕捉,被蛇追赶时可以曲线逃离。蛇入家中,立即关闭房门,拨打119救助。
四、被蛇咬伤怎么办。
1、保持镇静,避免奔跑加速毒素扩散。
2、迅速拨打120,找到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尽量记住蛇的特征(颜色、花纹)便于针对性救治。
3、解压。移除首饰,着宽松衣服。用清水洗伤口,切勿用嘴吸吮、切开创口或盲目包扎。
4、制动。尽量保持全身制动,可用树枝或夹板固定伤肢,受伤部位要放低于心脏水平的位置。
5、包扎。绷带包扎加压固定,每隔15至20分放松绷带1至2分钟。
五、保护生态,拒绝盲目捕杀。
通过听讲座,老同志受益匪浅:无论走到田间地头,河边徒步,爬山旅游等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掌握科学防范知识,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环境。
大新村老年协会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