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英都中心小学举行《南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结题鉴定会

2025-05-22 16:10:53   来源: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为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实效,总结提炼研究成果,5月20日上午,南安市英都中心小学举行市级立项课题‌《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的实践研究》《小学“读写结合”理念下随文练笔教学的实践研究》《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结题汇报展示暨结题鉴定活动‌。多位专家、英都中心小学辖区各小学部分教师及全体课题组成员齐聚一堂,共赴一场智慧与创新的教育盛会。


01

科研引航促成长


《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的实践研究》

洪淑芳老师带领四年七班学生,围绕课题《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实践研究》,开展《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课上目标精准,紧扣课标与单元要求,聚焦“感受童话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要素,由浅入深落实。导入时复习课文内容,引入“奇妙”要素。教学亮点多:分析人物时引导学生读文批注、对话朗读,剖析王葆特点,体现学生主体;对比宝葫芦与普通葫芦、借表格梳理故事要素,让学生感受神奇与奇妙;创编故事环节给提示、改预学作业,搭建支架,激发想象,落实要素、突破难点。

1.jpg


洪朗刺老师执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巧妙融合《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的实践研究》课题。课堂以学校公众号邀请函创设情境导入,通过复习旧知唤醒学生对刷子李高超技艺的认知。品析人物时,学生以团队合作形式默读课文、批注讨论,从正面描写中感受人物特点。教学亮点在于紧扣“微日记”课题,以“曹小三的日记”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补充日记内容,在体会人物心情变化中领悟侧面描写的精妙,同步实践微日记的表达运用。课堂尾声借助刷子李AI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练就技艺”,自然渗透思政教育。整堂课将课题研究与文本教学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2.jpg


洪幼敏老师围绕《让日记成为生长的年轮——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的实践研究》开展结题讲座。讲座中,洪老师深入阐释微型日记“轻篇幅、灵形式、高频次”的特色,分享“生活观察站”“成长回音壁”等四大创新任务群实践路径,通过五感训练、日记漂流等趣味活动,让日记成为连接生活与成长的桥梁。两年实践成效显著,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学习习惯优化,日记还成为亲子沟通与班级情感联结的纽带,为语文教学创新提供新思路。

3.jpg


在随后进行的结题鉴定会上,洪幼敏老师进行《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的实践研究》的结题汇报。


《小学“读写结合”理念下随文练笔教学的实践研究》

林金铁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牧场之国》。林老师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为切入点,通过“团队·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动静态描写特色以及修辞手法,体会别有情趣的荷兰牧场,让感受荷兰牧场的安静和谐,自由自在,悠然安闲。

在随文练笔的环节中,林老师结合《小学“读写结合”理念下随文练笔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引导学生通过“随文仿写训练单”进行随文迁移小练笔,并在团队中对仿写作业进行了自评与互评。通过随文练笔,学生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技巧,提高了写作能力,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4.jpg


洪进宝老师执教的《祖先的摇篮》聚焦文本情感与文化传承,带领学生在想象与思辨中,探寻祖先生活的诗意与智慧。课堂上,她巧妙创设情境,以“如果穿越回祖先的摇篮,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象”为引,激活学生思维。通过配乐朗读与画面赏析,引导学生品味语句,感受远古生活的质朴与乐趣。

洪老师结合《小学“读写结合”理念下随文练笔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以“祖先还可能做哪些有趣的事”为问题,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学生们纷纷化身“小诗人”,模仿课文句式创作诗句,课堂上创意火花不断,充满童真童趣。

5.jpg


洪春凤老师结合课题研究成果作《随文练笔——让小学读写结合教学落地生根》的结题讲座。在讲座中,她紧紧围绕“随文练笔,让小学读写结合教学落地生根”这一主题,首先阐释随文练笔概念,指出其“小、快、灵”特点及对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意义;接着结合部编版教材,提出四种实施策略:借鉴经典,夯实基础;续写情节,激发想象;填补文本,感悟创新;最后她强调实施随文练笔的注意事项,包括把握练笔时机、控制难度与篇幅、重视多元评价反馈。与会教师们进一步了解了随文练笔的训练方式以及对于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显著作用。

6.jpg


在随后进行的结题鉴定会上,林金铁老师进行《小学“读写结合”理念下随文练笔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结题汇报。   

7.jpg


《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蔡小华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不给邻居添麻烦》一课,以生活情境为切入点,让学生初步明白邻里相处过程的种种场景,再通过四个活动来展开教学。首先,自主合作学习探究矛盾解决的具体做法,再通过分析图片,分享邻里互助、和睦的故事,让学生懂得邻里相处中应有的行为准则,懂得了为他人着想、相互包容的重要性。最后情景再现,探究受到伤害可以采取的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会必要用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8.jpg


洪燕华执教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的环保小搭档》一课。洪老师以谜语引入,让学生感受地球家园的美好,再通过视频呈现环境污染现状,巧妙唤醒学生对生态危机的认知,通过“引导学生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寻找身边的“环保小搭档”:从可重复使用的环保袋到随手关灯的好习惯,学生在探索中认识到,环保搭档不仅可以是帮助我们减少污染,低碳节能的物品,也可以是节约资源,低碳生活的习惯或行为,从而主动将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实际行动守护地球家园,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9.jpg


洪敏芳老师结合课题研究成果作《深研作业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制作业设计的优化》的结题讲座。

10.jpg


在随后进行的结题鉴定会上,洪佳惠老师进行《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的结题汇报。

11.jpg


02

专家点评领方向


 专家组通过查看课题资料、听取汇报、评议互动、集体论证,对三个课题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三个课题研究内容全面过程较为扎实,成果较丰富,完成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12.jpg


 研韵飘香香如故,拾阶而上提灯行。本次课题汇报活动既是对既往耕耘的回顾,更是迈向卓越的序章。英都中心小学将持续以课题研究为引擎,赋能教师成长,滋养学生生命,让教育科研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13.jpg

(来源:英都中心小学)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