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勤为舟楫;科研有路,志作阶梯。
——题记
走过课题立项时的稚嫩时光,行于课题研究时的弯曲小道,迈进整理结题资料的丰硕收获。教学因研究而提升,研究因课题而精彩。4月2日上午,我校小学语文课题组关于南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NG1453-297《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接受结题验收。参加本次结题活动的有各校语文教师及本课题组全体成员。
文趣交融 智启课堂
洪望花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课堂教学设计紧扣主题,教学中聚焦人物对话, 抓住关键词层层深入,帮助学生读懂两人对话之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交流品读中多角度感受杨氏之子“甚聪惠”,“读”与“演”相辅相成,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是一堂高效、扎实的语文课。
童趣盎然 荷韵启蒙
李燕云老师执教的《荷叶圆圆》,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童话。文章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教学时,李老师先出示荷塘中荷叶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荷叶的生长变化,在学生读准“圆圆的、绿绿的”两个叠词的同时,感知荷叶形状和颜色的美,接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叠词说一说香蕉、苹果等常见的物品的特点,学习用叠词描绘事物的特征。在学习课文时,通过想象说话、动作表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识字到学习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词语和事物有效对接;从读短语再到欣赏句子,让学生在品读中积累字词句,在品读中培养朗读能力,让学生走近文本,通过角色体验来感受小动物们的心情,理解并体会小动物们和小水滴的快乐。在教学中,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书写、思考等学习习惯,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润物细无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时光哲思 情润童心
洪丽萍老师执教的《匆匆》以作家作品赏析会为主情境,设置“赏析词语”“赏析情感”“赏析表达”三大任务,课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情感,走进文学,关注表达,走进作家,丰富认知三个维度带领学生赏析文心,为本单元的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铺垫。
这场公开课不仅是文学赏析的盛宴,更是一次生命教育的启蒙。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学生们自发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属于自己的"匆匆"感悟,让经典文本真正照进了现实生活。
学科融合 赋能课堂
陈凤玉老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开设了《聚焦学科融合,赋能课堂“新”样态》的讲座,从学科融合的背景与意义、融合方式、融合课堂的教学设计及实施案例、面临的挑战与解决策略、融合课堂的未来展望等六个方面进行阐释,结合数学与语文跨学科融合的探究与实践活动,如何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融合课堂,赋能课堂“新”样态,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助力学生在多元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起航。
课题结题
时光不负耕耘者,课题结题花满蹊。课题结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将勤耕不辍,把研究成果广泛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提升课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让我们携手并进,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