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历史,共商重建
3月1日,二月初二,新山乡亲们齐聚碧山堂“妈祖宫”做头牙。现场热闹非凡,香火旺盛,承载着乡亲对乡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
新山“妈祖宫”的历史源远流长,自民国时期便在此建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与时代的更迭。妈祖信仰庇佑着一代又一代的新山居民。
每逢重要节日和特殊时刻,乡亲们都会来到这里,祈求妈祖的护佑,“妈祖宫”承载了新山人的回忆与情感。最近一次翻建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 用地范围100余平方米,主宫建筑面积近20平方米。它虽历经风雨,却始终守护着这片土地。
活动期间,乡亲们对现有建筑物以及后沟层、门口埕面积进行了仔细测量。与会人员重点讨论了土地征用、置换事宜,令人感动的是,被征用地块所有人权人均展现出宽广胸怀,一致表示大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做牙仪式上,乡亲们遵循传统方式,与妈祖进行虔诚“沟通”,妈祖“同意”借外地“乩童”人选来“指引”,为妈祖宫重建工作在选址、布局、规模大小等关键方面,明晰了方向 。
活动中,进一步明确了“妈祖宫”重建工作的推进方向,先确定合适的选址,随后精心规划设计,同时积极发动捐资倡议,做好各项动土前准备工作。
活动结束后,为更好推进“妈祖宫”重建工作,还组织乡亲们到角潭保安馆、彭床彭山馆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大家认真了解场馆的造价、结构等方面的信息,为“妈祖宫”后续的重建工作积累宝贵经验。新山乡亲正齐心协力,为传承妈祖文化、建设家乡贡献力量。
角潭:保安馆
彭床:彭山馆
(来源:温情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