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镇2024年外来工子女、留守儿童艺术与科技实践夏令营自7月22日开营以来,吸引了350多名学员热情奔赴,26名大学生志愿者激情授课,10多位“五老”关工人倾情付出,夏令营办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引起了社会各方力量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8月12日上午,全国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团队核心成员、教育部中央电教馆汉字教育导师、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个人、南安市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南安工匠”史双田老师拨忙走进英都镇2024年外来工子女、留守儿童艺术与科技实践夏令营,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堂生动别样的课程。
中国汉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汉字是表意文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在充满热情与趣味的课堂上,史双田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象形文字展示,让孩子们对古文字有了直观的感受。他巧妙地将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一一展现,指导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课堂中,学生们不仅学习了许多古文字的起源和演变,还学会了如何将这些古老的文字与现代语言进行有机联结。
史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孩子们搭建起了一座通往古代文明的桥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在对古文字的学习中,孩子们发现了这些文字背后的故事和智慧,仿佛穿越时光,亲临古代那些动人心魄的历史场景。
今年的英都夏令营,因这样的课堂而变得更加有意义和富有价值。史老师的助力义教,为夏令营增添了精彩的内容,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还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的大门,点燃了探寻中华文明之梦,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成长为中华文明的践行者、传承者。
(来源: 英都镇关工委、生达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