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村“变形记”
2024年1月10日 星期三 天气:晴 地点:英都镇大新村 大新村,我去得挺频繁,但这一次,依然让我感到欣喜。 “小赖,几个月没来我们村,这次来有没有发现新变化?”“有啊,我看村中有条道路变柏油路了,路边还种了花花草草,特别漂亮!”……1月10日,走进南安市英都镇大新村,大新村党委书记洪志谦便熟络地与我攀谈起来。 确实,我每次到大新村,都有新变化,特别是大新村的路“变”,感受最为真切。 “说个数据,你就知道我们村路的变化有多大了。近5年来,大新村共硬化拓宽道路13公里,总投入达800多万元。”说着,洪志谦打开了话匣子。 2018年,在贵州奋斗了20多年、事业有成的洪志谦,回到家乡大新村担任起了党组织书记,并下定决心要改变村庄落后的面貌。 看着落后的交通环境,村里决定从修路做起。“刚开始,修路资金缺口大,除了上级资金补助外,少不了在外乡贤的助力,如乡贤洪振灿就出资90万元,为学生们修了一条‘护花路’。”洪志谦说,不仅如此,建设休闲漫道、架设路灯等都有乡贤的身影。 说来也巧,来到久违的村子里,适逢洪振灿回乡。“从我父亲那一辈开始,家里就开始做公益了,为学校捐课桌椅、捐电脑。我们以前到外面闯荡时,村路破破烂烂的,现在有能力了,也希望尽自己所能,改变家乡面貌。”这些年来,洪振灿一家不仅捐资助力大新村建设,还经常为村庄发展提“金点子”。 在洪振灿等乡贤力量的带动下,大新村不仅面貌发生了改变,村里的风气也发生了质变,村民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更高了。 这次,村里要建设2公里长的柏油路,道路经过之处涉及的家家户户纷纷捐款,2000多人捐资100多万元,助力道路建设。而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大新村办了10件民生实事,1000多万元的投入中,村民捐资就有200多万元。近5年来,乡贤村民助力乡村振兴捐资更是达两三千万元。 如今,走进大新村,一条条宽阔的道路,让乡村更畅行;一汪汪清澈的自来水,解渴又解忧;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照亮村民回家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教学楼,成为孩子们的学习乐园…… 从一个人独资捐建一条路,再到2000多人共建一条路;大到学校、公园建设有人捐资,小到溪边的花草树木有人浇、公共道路村民主动打扫……这就是“众人拾柴”的乡村振兴效应,是大新村“变形记”背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