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英都镇:“12345”工作法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

2024-01-03 09:55:32   来源:   

   2023年以来,英都镇创新提出“12345”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思路,推动农村环境从“基础整治”向“和美宜居”升级,形成人居环境长效治理管护新格局。

1.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人居环境调度会

      成立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领导小组,每月第一个工作周定期召开1次人居环境调度会议,部署本月人居环境工作重点,总结上个月的成效及不足。通过定期调度会集思广益,在全市首创人居环境整治“精品角落”,盘活人居环境整治一盘棋,变各村脏乱差“遗忘的角落”为“金角银边”,即聚焦老、破、旧角落,通过整治环境、拆旧建新等方式,建设微公(果、菜)园、红色遗址、长者食堂等23个示范“精品角落”;其中霞溪党建公园由荒地脏地变胜地,释放夜市活力获各级媒体报道,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微信图片_20240103095447.png


2.出台两份激励文件

      分别出台《英都镇“美丽乡村”环境卫生监督奖惩办法》《英都镇露天垃圾收集池整治补偿方案》2份文件,激励村级加大对人居环境的投入,激发各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推进美丽村庄创建活动,先后建成100个美丽庭院、32个微景观、7个小公园、2片美丽田野,完成裸房整治1000多栋,全力推进农村住房“穿新衣”“增颜值”。


3.“水、陆、空”三维一体整治

      创新建立“短、中、长”协同推进治理机制,穿透式开展“水域、陆地、空中”环境卫生大整治,人居环境实现质的飞跃。

      “水域”治理方面,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全面清理英溪、石龙溪、金石溪等小流域水葫芦、垃圾、沟塘淤泥、杂草,水域面貌有效提升,全域河流湖泊已罕见垃圾、水葫芦等杂物。

微信图片_20240103095347.png

      “陆地”治理方面,推动各村成立环境卫生整治保护志愿者队,由老年协会代表、党员代表、退役军人代表、群众代表、志愿者代表组成,每周六定期开展一次村级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重点清理路边杂草、水沟、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等。

微信图片_20240103095453.png

      “空中”治理方面,联合城市管理局拆除清理破旧遮雨棚、破损广告横幅100多处,并组织对主干道、村道两侧树木绿化进行修整,持续改善镇容镇貌。

微信图片_20240103095458.png

      同时,全方位保护文化遗产,有步骤还原辖区传统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及文化遗产“旧”的历史感觉,坂埔古厝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良山村入选泉州市“乡村记忆文化”项目建设试点村。


4.健全每季度、每月、每周、每日常态化治理机制

      持续完善环卫基础设施,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实现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全镇无害化厕所100%全覆盖;加快建设镇级建筑垃圾消纳场,从源头上解决建筑垃圾处置难问题。每季度开展一次超百人的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乱象进行全面清理;每月第一个工作周周五下午机关单位、周六上午全镇群众共同开展环境整治日,倡导党员干部带头干,全民参与一起干;每周分片区开展穿透式环境卫生整治,重点清理杂物、建筑垃圾,整治卫生死角,助推人居环境再提升;每日实行环境卫生巡查制度,创新建立线上整改工作群,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实时推送,逐条反馈逐条整改,确保问题当日“销号”,持续推动村庄洁化美化。

微信图片_20240103095501.png


5.重点发动5类人群参与整治行动

      聚焦学生、老人、企业主、党员及志愿者五类人群,通过学校、老人协会、微信公众号、村级会议部署等各种渠道宣传发动,引导参与到全镇环境卫生大扫除中来,累计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行动10余次,清理农村垃圾630余吨、卫生死角410余处、残垣断壁330余处、村内水塘10余口。同时,动员全镇7000多户农家参与房前屋后栽培12万多株花果苗木,构筑“一年四季有花有果”生态风貌民居图。

微信图片_20240103095506.png

(来源于:南安城市管理、魅力英都)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