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南安三中开展第27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南音表演活动

2023-11-03 09:54:36   来源:   

高雅艺术进校园 南音古韵沁心田

南安三中开展第27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高雅艺术进校园--南音表演活动

“南音生南国,曲曲寄深情。”千百年来的沉淀,南音文化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悠扬婉转的曲调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岁月里回荡。2023年10月27日晚上,南安市英都镇英都南音协会来到南安三中,为南安三中师生带来了一场视听相和的非遗文化盛宴。


南音普及

640.png640 (1).png

节目开始前,南安三中洪进来校长首先热烈欢迎英都南音协会的到来,并为同学们普及南音知识,传承非遗文化。

640 (2).png

640 (3).png

本场南音表演由英都南音协会会长,原英都中心小学校长洪双生主持。洪双生会长首先给我校师生介绍了南音的起源。

南音又称南乐、南曲、南管、弦管等,是四大古乐之一。起源于唐朝,历经千年的发展与传承,成为了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被誉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又有“御前清曲”之雅颂。南音音乐协会的到来,敲开了我校师生们对于南音这一雅韵文化的向往之门。


精彩瞬间

表演唱《留伞》

表演唱以演唱为主,同时融入了南音独特的演奏技巧和表演形式。该节目由两位演奏者手持拍板演奏。他们深情的演唱配合着优美的旋律,引起了在场观众深深的情感共鸣。该曲表演唱表现了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和音乐风格,更展现了人类真挚的情感和美好的追求。

640 (5).png640 (6).png


南音清唱《夫为功名》

南音清唱《夫为功名》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南音曲目,它以南音独特的演唱方式和优美的旋律,展现了古代人们对功名的追求和对忠孝节义的崇尚。演唱者们用深厚的内功和精湛的技巧,将曲目中所呈现的人们对功名的追求和对忠孝节义的崇尚展现得淋漓尽致。

640.jpg640 (1).jpg


器乐合奏《谱,梅花操》

 《梅花操》是一首由多种乐器演奏的南音名曲。现场观众都陶醉于这一场精彩的器乐合奏表演中,久久仍沉浸其中。古代人们对梅花的赞美和敬仰。这一曲《谱,梅花操》展现了古代人们对梅花的赞美及敬仰之情,也更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崇尚和追求。

640 (2).jpg

“泉州南音魂不散,韵味悠长绕梁间。”南音进校园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它以一曲悠扬婉转的曲调在全校学生们心中种下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本次南音文化进校园在为校园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的同时,也让全体师生在日常生活之余感受到了传统高雅艺术的魅力。


节目单


序号

节目

表演形式

表演者

1

《北上小楼》

大合奏

全体演职员

2

《风打梨》

大合唱

全体演职员

3

《去秦邦》

南音清唱

吴敏华 

4

《留伞》

表演唱

苏玉霞 洪桂花

5

《共君断约

南音清唱

黄扬眉

6

《只花开》

小组琵琶弹唱

吴敏华 黄扬眉 洪雪花 洪桂花

7

《夫为功名》

南音清唱

洪玉珍

8

谱.《梅花操》

器乐合奏

洪壬水等


(来源于:南安第三中学)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