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期,2023.9.03—9.09)
重磅!英都镇3个教育项目竣工投入使用!
9月9日上午,英都镇举行教育项目竣工活动,鹭芸小学、大新小学、英都中心小学等3个项目竣工投用。长期以来,英都镇党委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教师待遇等多途径、多维度方法,促进英都教育发展。近年来,英都镇全力推进3个教育项目建设,3个项目的建设完成后,将提升英都镇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解决近2000个学位,大大改善师生教学环境。
英都镇举行庆祝第39个教师节暨教育工作会议
9月9日,英都镇举行庆祝第39个教师节暨教育工作会议,泉州市领导洪自强,南安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二级巡视员洪顺昌,南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邱雪亮,南安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洪本地,英都镇党委书记陈金颖,市教育局局长陈少波,英都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宗权,英都商会会长洪清平,英都镇各村书记,南安三中、英都中学、英都中心小学校级领导,各完小校长、公办幼儿园园长,受表彰的镇级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以及部分乡贤、企业家代表,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参加。
恭喜!英都这些运动员在这场健身气功比赛斩获佳绩!
9月3号,2023年南安市社区(乡村)运动会健身气功比赛在南安市文化馆举行,英都镇代表队共六名运动员参赛。其中,团体项目集体八段锦获得一等奖。个人项目中,洪诗坚获得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一等奖。吴素恋获得易筋经二等奖、五禽戏二等奖。洪文评获得八段锦一等奖。郑亚惠获得五禽戏三等奖、洪碧玲获得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三等奖、洪茂竹获得八段锦三等奖。
英都:落细落实各项措施 全力做好台风“海葵”防御工作
为切实做好今年第11号台风“海葵”防御工作,英都镇快速响应、提前部署、严阵以待,积极落实应对台风、排查安全隐患等各项工作措施,全力以赴筑牢防御台风安全屏障。市镇两级领导深入一线督导防汛防台风工作,督促各村落实落细各项防御措施。各驻村工作队下沉到各村,聚焦水库、河道等重点部位以及独居孤寡老人、危房户等群体开展拉网式排查,并采取“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方式,充分利用各村“村村响”、微信群等载体,第一时间将台风预警、安全防范知识等信息传递,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当前防台风形势,积极配合做好防灾避险各项工作。
英都镇持续开展拆除非法加装遮阳伞专项整治行动
近日,南安市公安局英都派出所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摩托车、电动车非法加装遮阳伞整治工作。整治过程中,英都派出所民警辅警针对二轮摩托车、电动车非法安装遮阳伞等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对非法安装的遮阳伞全部予以拆除收缴。同时,对摩托车电动车驾驶人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普及宣传摩托车、电动车安装遮阳设备、未戴安全头盔的危害性,持续深化“一盔一带”交通安全守护行动。
祝贺!我市29名职工上榜“泉州市好师傅”名单,英都镇上榜的是
为表彰先进,示范带动,推动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建设,培育更多的工匠型人才,泉州市总工会决定命名200名职工为“泉州市好师傅”。南安市共有29名优秀职工上榜。其中,英都镇申鹭达股份有限公司滕小华榜上有名!
逆风而上 踏雨前行——英都用行动筑起“安全堤坝”
受台风“海葵”影响9月5日-6日福建多地出现强降水多路段积涝,部分地区出现险情。英都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迅速响应、严阵以待,全体镇村干部下沉一线,迎战暴雨筑牢一道道坚固的堤坝。镇主要领导下沉一线,指导暴雨防御工作开展。各村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组织做好防风防雨防内涝等各项工作,并通过微信群转发、“村村响”等载体增强群众防灾避灾和转移避让意识。
英都镇乡村振兴馆亮相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
9月7日起,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于南安成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英都镇乡村振兴馆亮相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此次英都镇乡村振兴馆共有15家参展。展会上,英都镇人民政府荣获“最佳组织奖”、英都镇乡村振兴馆荣获“最佳展台奖”,铁观音红茶,天之饴麻糍荣获“最受欢迎伴手礼奖”。
英都镇到溪美街道办事处交流学习禁毒工作
9月8日上午,为进一步增强打击涉毒违法犯罪的力度,提升禁毒工作成效,维护英都镇社会治安环境,英都镇党委副书记洪超念与司法所所长黄倩茹带队到溪美街道办事处观摩学习禁毒工作。学习组一行先后到了溪美禁毒办、禁毒管理服务中心,详细听取了溪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徐超群,溪美司法所所长李锋对禁毒工作开展情况的介绍,实地交流探讨溪美禁毒工作先进经验。在参观过程中边看、边学、边思、边悟,对英都镇禁毒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5个省级法人(团队)科技特派员获后补助项目奖励145万元! 涉及英都!
日前,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科学技术厅联合发布《关于下达2023年度科技特派员后补助等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市级)的通知》,泉州市高吕阁生态农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亚森农业综合开发股份公司、南安市码头金桂荔枝专业合作社、福建首佳生态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名都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等南安5个省级法人(团队)科技特派员服务单位获得后补助项目支持,项目涉及粮食生产3项、茶产业1项、种业创新1项,下达财政经费1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