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开笔仪式
金秋送爽,
桂子飘香。
叠翠流金,
童心向党。
启智明志破蒙昧,
筑梦起航正当时!
开笔礼,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形式的称谓,俗称“破蒙”,是一种流传久远,并且融合了心理学的儿童启蒙教育形式,也是中国古代孩童成长过程中接受的首次大礼。 念朝霞之旖旎,趁晨光之熹微,8月31日上午,南安市霞溪小学举行2023年新生入学仪式及开笔礼活动。
升旗仪式

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活动在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中拉开序幕,在国旗护旗手的护送下、在全场师生的注目礼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校长致辞

洪秀份校长为孩子们致辞:希望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开笔礼”启蒙学习仪式,开启知慧的大门,知恩明礼,认真勤奋,迈开学习的第一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在拼搏进取的旅途中遇到最好的自己!

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一年级的孩子们在吴宏益同学的带领下纷纷整理好自己的衣冠,整装待发,立志成为彬彬有礼之人。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诵读三字经可以使人修身养性,培养道德情操。全体新生在林文丽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诵读《三字经》,琅琅的诵读声在操场上空久久回荡,童音虽稚嫩,道理却深远。希望同学们从今以后与圣贤为友,与诗词为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古代学童入学读书前都会有启蒙师长用红色的朱砂在其额头正中点上红痣,又称“开天眼”。“痣”与“智”同音,寓意着开启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老师们用红色的朱砂在学子们额头正中点上红痣,愿孩子们从此心明眼亮,好读书,读好书,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古有击鼓鸣志,即“明志”“明智”,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吴宏益同学代表全体同学击鼓。洪秀份校长讲述鼓声含义:一声耳聪目明;二声茅塞顿开;三声学业有成。一声声坚定响亮的鼓声从鼓手手中传出,从今启蒙,目明耳聪,告别蒙昧,茅塞顿开,愿孩子们心存高远志向,向阳而生!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写字是学习文化的第一步。今天我们描红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人”字,寓意着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是最为重要的。

洪分串老师一撇一捺书写“人”字,告诫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像“人”字一样两个笔画紧紧相依方能立稳,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做个堂堂正正、正地立身的中国人。
在科任老师的指导下,一年级学生郑重地提起笔,一笔一划写下了大大的“人”字。希望孩子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顶天立地,踏踏实实迈开学习的第一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新开始,新旅途

在学校总辅导员明英老师的带领下,一年级学生将右手高高举起,紧握成拳,在初升的朝阳里、鲜艳的国旗下庄严地宣誓,立志做一名勤学、善思、求真、善行的小学生!
仪式引领,涵养品行。这场用心用情、既隆重又富有内涵的新生入学仪式及开笔礼,为孩子们点燃求学路上的第一盏心灯。相信这群幸福的孩子会铭记这美好的时刻,带着眼中求知的星光在霞小这片沃土上携梦前行,成就未来!
(来源于:南安市霞溪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