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英都镇召开防控登革热、霍乱等蚊媒传染病工作部署暨业务培训会。镇卫健办、爱卫办、整洁办负责人,南安三中、英都中学、英都中心小学、英都卫生院分管领导,各村业务负责人、卫生所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会议部署
会上,镇爱卫办负责人林谋权传达了8月15日南安市登革热防控工作视频会议有关精神,并开展业务培训。
英都卫生院分管副院长陈智勇对各村卫生所负责人提出具体的日常监测要求。
最后,镇综合执法队队长苏俊贤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并就下一步防控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提出四点要求:一要高度重视,切实强化传染病防控责任。二要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三要务求实效,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灭蚊防蚊工作。四要强化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登革热预防知识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多发生于6-11月份。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伊蚊(俗称花斑蚊)。病毒通过蚊子的叮咬传染给人类,人与人之间不会发生传染。蚊子通常在吸食被感染人血液时获得病毒,被感染的蚊子终生均能传播病毒,少数还可经卵将病毒传给后代。
二、登革热的症状
1.突发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可升高到39℃~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
2.“体痛”: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
3.“发红”: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无端出血等。
4.皮疹: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不高出皮肤。
三、如何预防登革热?
1.找出蚊虫孳生地:
蚊虫容易滋生的地方主要有花盆、花瓶、饮水缸、储水池,庭院中闲置的瓶、罐、竹筒,以及外环境中的垃圾堆、废弃瓶子、易拉罐、汽车轮胎、树洞等。
2.灭蚊从清理蚊虫滋生地开始
(1)清除垃圾,消除卫生死角;
(2)翻盆倒罐,清除或翻转倒置庭院中废弃的容器、瓶子、罐子,饮用水容器加盖封口;
(3)填塞外环境中的竹筒、树洞,防止积水,废弃轮胎放在避雨的场所或者遮盖防积水。
3.个人防护
(1)登革热疫区人群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穿长袖衣裤,减少暴露,避免蚊虫叮咬;
(2)使用蚊虫驱避剂,按照说明书的使用方法涂抹于皮肤的外露部位,或直接在衣服上喷洒;
(3)避免在媒介伊蚊活动的高峰时段外出,早晨或傍晚工作或外出时注意个人防护。
(4)家庭中提倡使用蚊帐、安装纱门纱窗等物理措施防蚊。另外,可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用卫生杀虫剂进行防蚊、灭蚊。
清除蚊虫滋生地是最有效的预防登革热的手段。预防登革热需要人人动手,开展自家蚊虫滋生的清除活动。
让我们一起努力,远离登革热!
(来源于:镇爱卫办)